韩非人性论辨正 魏义霞在2012年第7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上说,韩非对人性问题十分重视。一方面,对于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韩非提出的“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喜利畏罪,人莫不然”,与荀子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把人性的具体内容归结为自然属性,与孟子将人性归结为社会属性相去甚远。另一方面,与孟子、荀子的致思方向和价值旨趣迥然不同,韩非只是说明人性的内容是什么,而没有对人性进行善恶评价,更没有提出人性恶的主张。韩非的法治思想与其人性理论密不可分,“凡治天下,必因人情”的法治路线不仅不是改变人性,反而是对人性因势利导。
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如何面对现实 赵宪章、曾军在2012年第6期《学术月刊》上说,文学理论研究必须面对文学现实,对文学现实的追问具有多个层面,但其基本指向应是当下的“文学人”所关心的问题。将“文学现实”等同于“社会现实”、“文学现象”和站在“非中国”立场谈论中国的现实,是目前存在的三个误区。尽管我们不能肯定21世纪文学理论的核心话题就是“文学与图像的关系”,但是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初露端倪是毋庸置疑的。这就需要文学研究重建文学与语言与艺术的关系,将之视为文学研究的“血亲”。澄清并确立这样的文学观,有助于我们的文学理论找到一个正确的出口,以便真正发现文学需要我们的理论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