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06日 星期二

    是什么让我们对教育如此焦虑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06日   06 版)

        近期,一系列被曝光的幼儿园教师涉嫌虐待儿童事件,将本已敏感的“家校矛盾”推上了风口浪尖。家长们纷纷在网上晒出各种亲身经历过的故事,表达自己对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重焦虑。对这种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黄河清认为:

        现在这种焦虑的确很普遍。从大一点的视角来说,如今很多问题都是各种现代化病症在与教育相关的各种社会生活上的集中反映。从发展的视角来看,新一代家长无论在文化水平上,还是在接收、处理、学习各种信息的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步提高的,还有他们越来越强的权利意识。

        对于如今受到追捧的现代传播手段,我个人持审慎观察态度。由于其传播速度过快,很多信息在组织过程中又容易被表达得过于简单,一经传播,就很容易点燃大家的情绪,放大大家的焦虑。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大家能因此共同讨论,哪怕是在遇到困惑时抱团取暖当然很好,但被过度放大的焦虑,会影响大家了解实情、冷静思考。而诸如教育这样的事,它的完善,背后各种问题的缓和或解决,就好比种子开花结果、蚕蛹破茧成蝶,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我们关于教育的焦虑之所以很容易被放大,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现有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已经不那么容易满足社会各方的要求了。从总体情况看,尽管我们的基础教育在观念、方法上已有不少改变,但如果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教育的那几根最主要的指挥棒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话,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可能一直陷在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困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简单来说,所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就是在充分认识各自不同擅长和特点的基础上,促进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家长、学校意识到作为不同意义的教学场所在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和互补关系,也有利于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解放日报》11.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