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村”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偏僻的小乡村”。一是“‘文革’用语”(专指1966年吴晗、邓拓、廖沫沙三人因之前在《前线》开辟《三家村札记》专栏而被诬为“三家村反党集团”)。
事实上,“三家村”在唐代已出现,其最早出自唐代王季友《代贺若令誉赠沈千运》:“相逢问姓名亦存,别时无子今有孙。山上双松长不改,百家唯有三家村。”诗中“三家”与“百家”形成鲜明对比,当年百户的村落如今仅余数家(“三家”为虚指,极言其少),苍凉之感跃然纸上。此处“三家村”显然还非专有名词。
不过,据文献记载,确有村名叫“三家村”。如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二三《物异考》中说:“二十六日大同广昌县韩村、周村、冯村、贾村、三家村等处雨雹大如卵。”可见大同府广昌县有“三家村”。
此外,“三家村”作为地名在历代的地理类文献中也多有记载。明代《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曲折四里,有数家倚溪北岸,是为三家村。”清代顾炎武《肇域志》卷四八:“南江西流经赤坎村,转出三家村,会潮入海,故名南崖江。”
文献中“三家村”的“三家”一般为虚指。除了地理意义上的“三家村”,在古代文献中还存在一种文学意义上的“三家村”,其作为一个假托的地名往往被寄托不同的情感。
从字面上来看,“三家村”是仅有“三家”之村落,故文学意义上的“三家村”有时作为萧条衰败、偏僻荒凉的意象而加以使用。
此外,文人特别喜欢将三家村的人视为不可救药的俗人,一旦三家村人想“上进”,反而被视为笑柄。文学意义上的“三家村”还有另一种寓意。“三家村”虽人烟寥落,却正好是无官府欺压、无苛捐杂税、无丝竹乱耳案牍劳形的极乐之地,故“三家村”又常常被视为世外桃源。
(《文史知识》2012年第10期 张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