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二年,他们27岁,都生于1883年。
一个本该成为一位优秀的天文学家,却当上了大清国的摄政王;一个本该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却当上了刺杀摄政王的刺客。
他们是载沣和汪兆铭。然而,此后的命运又让他们调换了位置——一个成了一介平民,一个成了“国家元首”。
爱好天文学的载沣
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爸爸。他从小生长在醇王府,这个王府里的人没有因为自己府里出了皇帝而风光,反倒人人因此战战兢兢,生怕不小心被恩威无常的慈禧太后抓到把柄。到载沣成年的时候,他不出意外地成了一个能不说话就不说话的人,除了怕获罪,更主要的是要掩盖严重口吃的毛病。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载沣是十足的窝囊废。而事实上,载沣虽然是一个窝囊废,但他其实是一个求知欲很强的科学爱好者。当王公大臣们都忙着争权夺利、花天酒地的时候,最有条件去争取这些东西的载沣却在如饥似渴地读书。但历史没有给载沣做天文学家的机会,而是给了他一个统治国家的机会。
诗人革命家汪兆铭
当27岁的载沣坐在宫中听大臣们报告大清朝面临的危局时,一个和他同岁的人正密谋把他杀掉,这个人叫汪兆铭(后改名为汪精卫)。
汪兆铭相貌英俊,才华横溢,尤其写得一手好诗,但在1910年,他的日子却过得非常窝囊:他本来是敢作敢为的热血青年,但天天被他的革命家同事们骂作胆小鬼。于是他决心做一件大事——组织暗杀队亲自革几条命。
汪兆铭带着暗杀队秘密潜入北京,在北京琉璃厂附近开了一个照相馆掩人耳目制造炸药,然后伺机找大官做目标。
终于,炸药造好了,机会也来了。
1910年2月,皇族中的两个实权人物——载洵和载涛(载沣的两个弟弟)出洋归来,汪兆铭和暗杀队兴奋地带着炸药混进了车站的欢迎人群中,可是,他们根本不认识载洵和载涛。到处人头攒动,他们分不清哪个是袭击目标,因此只好悻悻撤回。革命新手汪兆铭的第一次革命行动就这样结束了。
载沣和汪兆铭的命运交会
然而,这次失败更激发了汪兆铭的血性,他一狠心,决定炸就炸个最大的,直接找摄政王下手。
虽然汪兆铭和他的暗杀队同样不认识载沣,但载沣每天都要上朝,而且上朝的路线每天都一样。于是,暗杀队决定在他上朝必经之路的什刹海边的银锭桥上埋炸药。
1910年3月31日夜晚,汪兆铭的助手喻培伦悄悄地躲在银锭桥下埋炸药。按照分工,炸药埋好后,汪兆铭要只身藏在桥下,等到天亮载沣上朝路经此处时引爆火药,与其同归于尽。
当喻培伦把炸药埋好走出桥洞时,胡同里忽然闪出一个黑影,这让他大惊失色,撒腿就跑。这个反常举动让意外走过来的人产生了疑心,我们无法考证这个人到底为什么来,但他一定是大清朝的好臣民,因为他马上报告了警察,炸药很快就被发现了。暗杀计划彻底失败,没当成英雄的汪兆铭被捕入狱。
两人的“地位”与最后结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再也不用应付那些他难以胜任的国事了,因为“国已不国”。刺杀载沣的刺客汪兆铭也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走出监狱,以革命元勋的地位走进了新生的国家。
此后几十年的岁月中,载沣是一个沉默的前朝遗老,而汪兆铭已经是汪精卫——“中华民国”(日本人扶植下的伪政府)的“国家元首”。这样,载沣和汪精卫的政治地位正好调换了位置:汪精卫成了“国家”领导人,载沣成了一介平民。
1944年,汪精卫因为多发性骨髓肿病死在日本。他曾经的敌人,当年的大清摄政王载沣却亲眼看到了推翻大清的中华民国的覆亡。1951年2月,68岁的载沣在北京逝世。
(《名人传记》2012年第10期 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