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不过,那时的理发,只是梳梳头,刮刮脸,剪剪胡须而已。现代意义上的理发,缘于清朝的剃头。
清朝由居于东北的满人建立。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满人常年骑在马上飞奔,要是留着长发,疾风劲吹时不仅会遮住目光,还遮住手脚,相当碍事,只有剃掉。怎么个剃法?将脑袋前面及周围的头发全部剃去,只在中间留一撮顶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据说这是一种原始崇拜——满人视马为神灵,所以就把头顶那撮毛发编成了一根马尾似的辫子。
汉族征服、统治满人时,尊重他们剃发留辫的习俗。可满人统治中原后,就没有这样的气度了。清兵占领京城的第二天,立马颁布了一条剃发令,规定所有汉人统统剃发留辫,若有不从,按逆贼处理。这遭到了汉人的强烈反抗。清廷刚刚入关,政权不稳,为笼络人心,不得不收回成命。
可不到一年,当清军进入江南后,清廷再次颁发了剃发令,喊出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新的剃发令一颁布,全国上下又激起了反抗大潮。
历经清廷长达37年的残酷镇压,汉人不得不奉行剃发令,可内心仍然不服。民间一直流传这样一首俗谣:“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死舅”乃“思旧”谐音,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一年之始不剃头,为的是思旧。思什么旧?当然是思念汉人千百年来总发为髻的传统。
剃发令催生新行业
不管怎么说,只因清朝剃发令的颁发,才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剃头。
刚开始,剃头师傅在街道、路口搭个简易棚子,棚子旁竖一根旗杆,上面悬挂清朝皇帝颁布的“剃发令”,还挂一颗血淋淋的死人脑袋。意思是有谁胆敢不遵圣旨,旗杆上的人头就是下场。日子一长,剃头成了习惯,于是,圣旨与人头换成了毛巾与荡刀布。
剃不剃头是归不归顺清朝的一个标志,所以朝廷对剃头业相当重视,雍正皇帝曾御笔题赠一副对联:“做天下头等事业,用世间顶上功夫。”可汉人恨剃发令,老百姓对剃头这一行当总是瞧不起,除非万不得已,是不让自己的子弟从事这门职业的。
围绕剃头、蓄发,汉人有过很多次暴动,其中太平天国对剃发令的反抗最为强烈。他们每攻下一地,发布的第一道公告就是“蓄发令”。“蓄发令”跟“剃发令”一样严厉,若有违犯不剪长辫不蓄头发者,格杀勿论。
当年,太平军与清军在湖南、湖北、江西一带展开“拉锯战”,今天太平军打过来,不蓄发就要掉脑袋。刚一剪掉,第二天清兵又攻来了,没有辫子怎么办?就为这脑袋上的几撮毛发,无数百姓不是被太平军杀了,就是让清军给斩首了。
最后一次与头发有关的暴动源于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剪辫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一时间,汉人扬眉吐气,剪掉辫子。但也有不少汉人担心清兵再打回来,便留了一手,辫子是剪了,但不扔掉,一有风吹草动,就重新接在脑后。
(《同舟共进》2012年第10期 曾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