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29日 星期六

    国徽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29日   05 版)
    国徽设计组成员与各种国徽设计方案合影

        国徽未能与共和国同步诞生

        开国大典之前,国徽图案的征稿工作与国旗图案和国歌词谱的征稿同时进行。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明确提出了对国徽设计的要求:“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形式须庄严富丽。”

        1949年8月5日,政协会议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聘请徐悲鸿、梁思成、艾青三位专家为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

        截至8月20日,共收到应征国徽图案稿件112件,但征稿国徽图案与国旗图案相比,不仅数量上悬殊,而且在构思上也有较为明显的差距,应征者多数把“国徽”设计为普通的证章或纪念章,难以反映新中国对国徽的要求。

        9月初,毛泽东看到征集的国徽设计图案后,也认为不够理想,并谈了自己的意见:“国旗上不一定要表明工农联盟,但在国徽上应当表明。”这为国徽基本样式的设计,确立了一个方向。

        毛泽东感到这件事不能急,他说:“国旗已经决定了,国徽是否可以慢一点决定。原小组仍继续设计,等将来交中央人民政府去决定。”

        政协大会最后议定,邀请专家另行设计国徽图案。这样,10月1日开国大典时,历史镜头中的天安门城楼上没有出现国徽。

        清华大学方案中选

        1950年元旦刚过,国徽设计工作全面展开。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决定邀请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央美术学院分别设计国徽。

        1950年6月11日,国徽组召开会议,对以美术家张仃为首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组提出的仿政协会徽形式而以天安门为主要内容的国徽图案进行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了。

        在说明书上,张仃写到:“一、红色齿轮,金色嘉禾(稻麦穗),象征工农联盟。齿轮上方,置五角金星,象征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三、天安门——富有革命历史意义的代表性建筑物,是五千年文化、伟大、英雄祖国的象征。”

        由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领导的清华大学设计组,经过修改,也拿出了新的国徽图案。原方案提出:“拟制国徽图案以一个璧(或瑗)为主体;以国名,五星,齿轮,嘉禾为主要题材;以红绶穿瑗的结衬托而成图案的整体”。

        在新的方案中,有几处变化。一是齿轮的设计。从原方案看,图案低端中心位置最初设计的是圆形的玉璧或大空的玉瑗,《荀子·大略篇》说:“召人以瑗”,以瑗召全国人民,象征统一。现在简化改变为圆形的齿轮,体现了工人阶级在新中国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嘉禾的设计。考虑到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南方的主要农作物则是稻谷,两种农作物都必须表现出,因此在图案设计中把麦穗、稻穗各分作两束,巧妙地用由齿轮中心穿出的延长绶带捆扎的方法,使两束稻麦穗形成一个整体出现在图案中。

        6月20日,政协国徽审查小组召开会议,最终确定清华大学营建系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之后,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又根据周恩来的建议,对稻穗造型作了局部改进。

        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正式决定了国徽的图案。1950年国庆节,庄严、神圣的国徽,挂上了天安门城楼。

        (《北京日报》9.24 陈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