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29日 星期六

    齐白石恋旧屋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29日   07 版)
    位于北京辟才胡同内跨车胡同13号的齐白石故居

        2012年9月16日是齐白石先生逝世55周年纪念日。日前,记者来到北京繁华的西单商业街附近寻找辟才胡同内的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

        这是一处在一片高楼大厦中保留的坐西朝东的平房院落,故居所在的跨车胡同已不存在,整个所谓的胡同只剩下齐白石故居——这是一座三合院带跨院的住宅。

        1919年,为了躲避家乡兵匪之乱,55岁的齐白石定居北京。据《齐白石自述》一书记录,“那年(1927年)冬天,我在跨车胡同15号(现13号),买了一所住房”。齐白石在这里住了30多年,一直到1957年去世。在这座简陋的小院中,他创作了大量画作以及篆刻作品。1984年,此处院落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从未对外开放过。

        跨车胡同故居内北面的3间屋子,是齐白石生前的画室、卧室和饭厅。1935年,齐白石为了安全,在北屋前面的走廊用铁丝装了栅栏,所以称为“铁栅屋”。不仅如此,为防止有人偷家里的柴米油盐和自己的书画印,齐白石把东西都小心地收起来,锁上锁,有的还锁上加锁,他把这些锁的钥匙用小绳穿起来,系在裤腰带上。

        如今北屋的铁栅栏已不见踪迹,院落已成为私人住宅,不让参观。

        1955年,为让齐白石有更好的创作和生活环境,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政府出资买下了北京南锣鼓巷西侧的雨儿胡同13号院作为老人的新居。当时,齐白石已92岁高龄。几个月后,齐白石就让儿子接走了,原因是齐白石念旧,他住惯了跨车胡同的家,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写道:“予愿搬回跨车胡同老屋,数十年生活计已习惯。儿辈宜善体老人心意。”也有人认为,是齐白石喜欢在家里藏东西,他放心不下那些藏起来的“宝贝”,所以要回去。经周恩来总理同意,齐白石又搬了回去。

        (《环境与生活》2012年第9期 周霞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