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27日 星期四

    32亿张银行卡陷入安全危机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27日   01 版)

      国内银行的发卡速度惊人。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2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32.25亿张。在这背后,银行卡所遭受的危机也同样惊人。

      “目前银行卡被盗刷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尤以银行卡被克隆的情况居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说。数据显示,仅2011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广东省分行涉及克隆卡的投诉高达1280件,涉及金额2919万元。

      “那么多银行卡被克隆,技术基础就是现在中国使用的银行卡普遍是磁条卡。”李宪铎说。磁条卡曾因信息读取简单、成本较低而被普及使用。早在2003年,中国就已出现团伙克隆银行卡的案件。这也就意味着,自那时起,磁条卡的安全隐患已经出现。

      然而直到去年3月11日,央行才推动芯片卡的普及工作。在这种要求之下,直到近日,工行、农行等才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芯片卡的更换工作。缘何这么多年来,中国仍未完成芯片卡普及计划?

      “成本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山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陆军说。目前磁条卡成本是1元/张,而芯片卡成本平均是20元/张。

      不过,包括李宪铎在内的很多专家认为,银行之所以没有更换芯片卡的积极性,根本原因还在于银行是垄断行业。

      “垄断经营之下,银行没有技术进步的压力。而且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流失一两个客户对其来说影响并不大。如果银行业竞争充分,走向市场化,它会为了吸引客户主动进行技术更新。”李宪铎说。

      (《法治周末》9.20 肖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