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吴咏冬在胃镜下为夏老太从食管内取出“隐居”3天的枣核。
近来随着大枣陆续上市,该科已经接诊了数位误吞枣核的老人。吴咏冬说,老人误吞枣核较常见,有的枣核横行卡在食管或胃幽门上段狭窄处,有的枣核两头尖端将食道壁或幽门刺伤,伤处已出现溃疡面,有的甚至造成穿孔、出血,也有的不得不进行手术治疗。
枣营养价值高,是老人喜爱的食品。吴咏冬提醒老人,最好将枣核剔掉后再吃,或者把枣拿在手里吃,别将枣子整个放入嘴里嚼食后再吐核,以免将枣核误吞。因为老人的咀嚼感受功能减弱,容易发生误吞。体积小的枣核一般可自行排出体外,但现在市场上的枣一般比较大,枣核也大。枣核两头尖锐、锋利,一旦误吞,很容易嵌顿在食道、胃狭窄处,若嵌顿在紧靠胸主动脉和气管分叉食管处,术中、术后可能会有食道穿孔,随时可能穿透食道壁,甚至穿透主动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一旦出现误吞枣核感到疼痛不适,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健康报》9.11 郑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