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25日 星期二

    别让“复兴指数”麻痹神经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25日   06 版)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句口号,是中国人心目中一个努力奋斗的长远目标。这个宏伟的长远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了,这个喜讯出自某专家之口。该专家言之凿凿地声称,早在2005年,中华民族复兴的指数就达到0.4644,即完成了46%的既定任务;而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更是高达0.6274。

      尽管这位专家为此举出了29项指标构成,以证实自己的结论,但所有社会舆论仍然认为这一指数完全是脱离实际、脱离亿万公众的感受的“闭门造车”。

      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又临近一个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边缘。按照世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但是,中国今天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中等收入陷阱”所包含的各类特征和病症,极为接近。比如,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比如,在劳动力红利消失的情况下,既无法在工资成本方面与更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发达国家竞争;比如,过度过快的城市化使城市边缘化问题日渐严重,社会公共服务短缺,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等。

      笔者认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处在为民族和国家实现第三次领航的关键历史时期。从中共十六大以来的10年中,执政党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从来未敢有过一刻的停歇。

      坚定源自信念,清醒源于忧患,科学发展的领航者不需要数字游戏,那些所谓的“民族复兴指数”并不是标出暗礁与险滩的航海图,而仅仅是麻痹神经的一纸骄兵宣言。

      (《中国青年报》9.17 秦晓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