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08日 星期六

    民国时期的足球联赛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08日   05 版)

      现代足球发源于英格兰。19世纪60年代,洋人把足球带入上海。至20世纪初,洋人足球队日益增多,竞赛也随之增多。于是在1902年,洋人正式成立了“上海足球联合会”。原来属于中国人权利的命名却让洋人占了先机,那时上海人都管洋人的足球组织为“西人足球会(简称西联会)”,西联会主办的赛事是“西联足球赛(简称西联赛)”。

      我国的体育运动大权几乎全部操纵在洋人手中,这种状况引起运动员和广大民众的不满。1923年,由黄炎培主办的《申报·教育与人生》周刊在体育版上展开了“收回体育权运动”讨论。经过一年的宣传呼吁,得到了很多热心体育人士的支持。

      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召开。会上选举张伯苓为董事长。从此,中国人开始自主本国的体育运动。

      全国体协成立后所做的第一项工作,是1924年秋在上海组织成立了“中华足球联合会”,并发起举办“上海中华足球联赛”。该联赛是首个由中国人主办的足球联赛,它突破了上海足球一直被洋人控制的局面。

      首届联赛因为初办,仅4个队参加,但到第七届时,已有多达56支球队参赛。中华足球联赛一共举办了13届。到1937年抗战爆发为止。

      华人球队通过联赛,球技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个别甲组队,实力与洋人球队不相上下。但1926年前,西联会所有比赛都不让华人球队参加。通过申请,自1926年起,中华足球会成员三育、乐华、东华等队先后参加西联会甲级联赛。接着,有更多的华人球队加入了西联会的乙、丙级联赛。

      当然,华人球队也很争气。李惠堂率领乐华队加入西联会甲级联赛,首战即以4比1大胜外侨强队腊克斯队(英国洋行职员),后来还夺得甲级联赛冠军。

      每逢华人同洋人比赛,队员们和观众都特别兴奋,这些场次往往一票难求。曾经有过没买到球票的球迷齐集在足球场围墙外面听比赛,以至于一堆人你挤我、我推他,竟把围墙推倒了。甚至还发生过涌进场内的无票观众实在太多,最后只能被迫终止比赛的事情。

      即使上海沦陷期间,仍有几十支华人和外国侨民组织的球队,敢于在日寇铁蹄下进行全市性的足球联赛。

      (《新民晚报》9.2 徐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