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黑衣、飞镖、来去无踪……“忍者”能让人有不少这样的想象。然而,这一日本古老的文化代表恐怕将成为一个历史符号。被视为日本“最后的忍者”的甲贺流一派第21代掌门人川上仁一,最近宣布不打算再招收弟子。
忍者盛行于日本“战国时代”(1467年~1590年左右)。当时城邦分立,各自为政。因此,诸侯及军阀们迫切需要培养一批专业化的渗透部队,能潜入敌后进行侦查、暗杀等间谍任务。“忍者”由此产生。迄今为止,忍者已风行了5个世纪,他们到底有多神秘?
忍者通常会选择在新月或阴天夜晚潜入敌方宅邸。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他们的装束多为深蓝色。但碰到月明星稀的夜晚,也会换成灰色或茶色。
他们的上衣里面有许多口袋,放一些不能淋湿的火药、缝衣针、救急药(包括安眠药、毒药)等;手套与绑腿里,通常也会藏着一些暗器。
忍者的武器五花八门,现代人从各种忍术秘本中得知的忍术武器有:手里剑、撒菱、吹矢、手甲钩等。其中,“手里剑”类似飞镖,被掷出后,它会在空中围绕其几何中心旋转,因此轨迹稳定,在近距离能够保证一定的精度。“吹矢”就是毒针,通常藏于笛子内,有时忍者在旅途中扮装成艺人,因此除了学吹矢手法,还得练习吹笛技术。
由于要经常隐身在天花板上、地板下,甚至悬挂在树上、屋内支柱上,只能用手支撑自己的体重,因此忍者绝不能“发福”。有说法称忍者体重不能超过60公斤。他们主食以谷物为主,会增强体臭的食物,例如韭菜、葱等,一律列为禁品。
在崇尚武士道精神的古时日本,忍者往往不被视作正义的战士。他们惯用的潜伏、投毒、暗杀等手段更是被武士所不齿。即使如此,忍者也有自己必须遵守的戒律:不准滥用忍术(只能用在公事上)、舍弃一切自尊(逃命要紧)、必须守口如瓶(即便为此失去性命)、绝对不能泄露身份(这条最为根本)等。
(《扬子晚报》9.2 萨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