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告诉人们: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然而,5年来,中国经济一直领跑世界,GDP增长年均9%以上,上证综指却累计下跌了60%以上。
今年以来,随着上证综指跌破2100点并创下41个月的新低,A股又一次稳居全球主要股指最后一名。截至8月底,今年以来深成指下跌7.94%,在全球25个主要指数中跌幅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跌幅也超过6%。中国前两个季度GDP增速分别为8.1%和7.8%。
作为欧洲经济表现最为强劲的国家,德国今年前两个季度GDP增速只有1.18%和1.63%,而德国DAX指数涨幅接近17%。
权威统计显示,在过去5年中,上市公司在A股市场首发、增发,累计融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圈钱”增多,甚至出现巨额超募,然而,不少资金并没有用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而是用于所谓的“投资理财”,很难给股民带来应有的回报。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股市的一个突出矛盾是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上市后的利益套现问题。目前A股的主流投资者热衷于一级市场,公司上市后套现走人,并不看重公司的后续投资价值,因而对于A股形成了持续的“空头”。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两市共计有796家上市公司发生了关键持股人的股权变动,两市净减持金额达到了320多亿元。这其中多数都是公司高管和大股东。而诸多通过股市融资“造富”的案例,更是给“圈钱”游戏带来了无穷的想象,激励着一些人不择手段地包装、造假,“祸害”资本市场。
(《深圳特区报》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