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样调查大桥坍塌
美国这样调查大桥坍塌
2007年8月1日下午6时05分,美国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河大桥轰然坍塌,造成13人死亡、134人受伤。坍塌的这座桥是明尼阿波利斯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它于1964年动工兴建,1967年11月建成通车。
事故发生次日,州长蒂姆·帕伦蒂和市长雷巴克立即宣布实施紧急状态;8月4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将和州政府联合进行事故调查;8月5日,联邦调查局取证团队和美国海军潜水员也在同日抵达,对事故展开独立调查;8月7日,事故技术检测工作全面展开,为此动用联邦调查局两艘无人深潜器和海军水声专用设备;8月18日,水下探测工作基本结束;8月21日,最后一具遇难者遗体被发现,桥梁残体开始拆除。
联合调查组要求,拆除时尽量保存材料完整,以利调查。2007年10月底,拆除工作完成,拆下的材料被小心存放,并由联邦政府、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责成NTSB材料实验室等进行材料结构分析,同时走访目击者,并分析当天恰好拍摄到的桥梁倒塌视频。
2008年1月15日,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发表初步调查结果,认定桥梁桁架结构的钢角撑板设计强度不够,长度不足,这一先天不足随着时间和负荷的增加而被放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3月17日,该委员会拿出了修正后的数据,并提供了详细的数字图像分析和建模。最终论证报告直到2009年2月才拿出。报告中说,位于大桥中部的一处金属三角支撑板的突然断裂,是造成这起重大事故的关键点。
为了弄清桥梁是否存在先天性设计问题及这种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联合调查组建议各州全面检查了700座结构相同的桥梁,并最终发现了桁架结构连接中的一个重大隐患。
(《扬子晚报》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