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的研究领域是组织经济学,主要研究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他提出了“政企合谋”的分析框架。近日,记者采访了聂辉华。
记 者:你提出的“政企合谋”分析框架该怎么解释?
聂辉华:我提出“政企合谋”这个分析框架,是希望一方面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解释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例如矿难、环保、食品安全和高房价等。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侧重于解释第一个方面,而我是要同时解释两个方面。
在以GDP为考核标准的压力下,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允许辖区内的企业选择不安全、不环保的方式来实现经济高增长。地方政府得到政绩和升迁的好处,企业得到高额利润,因此双方有动力进行“合谋”,于是埋下了矿难、食品安全、环境破坏等问题的隐患。只要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政企合谋”将长期存在。
记 者:你认为目前政府的考核标准有哪些缺陷?未来如何完善?
聂辉华:有两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在考核内容上,过于强调GDP、财政收入等硬性指标,对民生、环保、法律实施和产权保护等“软性”指标强调不够;第二,在考核主体上,完全是自上而下的考核与问责,缺乏自下而上的考核与问责。未来应该更多地将上述“软性”指标纳入其中,并引入当地居民对地方政府的评价机制。
(《新京报》8.23 沈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