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9月04日 星期二

    “政企合谋”埋下高增长隐患

    《 文摘报 》( 2012年09月04日   06 版)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辉华的研究领域是组织经济学,主要研究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他提出了“政企合谋”的分析框架。近日,记者采访了聂辉华。

      记  者:你提出的“政企合谋”分析框架该怎么解释?

      聂辉华:我提出“政企合谋”这个分析框架,是希望一方面解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解释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例如矿难、环保、食品安全和高房价等。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侧重于解释第一个方面,而我是要同时解释两个方面。

      在以GDP为考核标准的压力下,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允许辖区内的企业选择不安全、不环保的方式来实现经济高增长。地方政府得到政绩和升迁的好处,企业得到高额利润,因此双方有动力进行“合谋”,于是埋下了矿难、食品安全、环境破坏等问题的隐患。只要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政企合谋”将长期存在。

      记  者:你认为目前政府的考核标准有哪些缺陷?未来如何完善?

      聂辉华:有两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在考核内容上,过于强调GDP、财政收入等硬性指标,对民生、环保、法律实施和产权保护等“软性”指标强调不够;第二,在考核主体上,完全是自上而下的考核与问责,缺乏自下而上的考核与问责。未来应该更多地将上述“软性”指标纳入其中,并引入当地居民对地方政府的评价机制。

      (《新京报》8.23 沈玮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