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由高校职称评审引发的社会关注不断: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因不满职称评审,挥拳打向评审委员会的教授;湖南省高校职称评审中,有评审委员在宾馆“开房收钱”……职称评审制度到底患了什么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评审程序“外紧内松”
表面上,职称评定并非“乱象丛生”,它的过程甚至可以用“程序合理、规则严谨”来形容。
北京某大学副教授李易向记者还原了评职称的大致经过。“如果年底要进行职称评选,那么在6月份的时候,学校会把相关规定发到院系,大家根据条件做准备;8月份,校方一般会确定名额、出台细则。材料一般一式三份,这时,报名的老师要先经过第一关,就是‘盲审’。‘盲审’制度是双向匿名,彼此不会知道对方的信息。这个过程会‘淘汰’掉少量的报名者,相对公平。通过‘盲审’后,老师们要通过第二关‘专家评议组’的审核。第三关是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评议。整个过程会历时3到4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种看似严谨的程序下,却滋生出各种“潜规则”。李易解释道:“比如‘盲审’,尽管双方的信息都保密,但学校之间却总有默契,因为,自己学校总有机会落到对方手里,大家对此心照不宣,除非真的说不过去,不然不会被‘盲审’拦住脚步。”
同时,李易认为,评议组专家是“外行评内行”,“他们往往是‘大文科’或‘大理科’的范围,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难给出客观评价”。
而最不合理的却并不在此,李易认为:“‘专家评议组’一般只有一下午的时间投票,一摞摞资料他们翻完一遍都有难度,更何况是认真看?这样外紧内松的政策最容易滋生各种潜规则,而极低的通过率更助长了这种潜规则的‘发扬光大’。”
关系网的“侵蚀”
关系网,是职称评定绕不过去的坎儿。“发稿子要找人,申请课题要找人,报名要找人,投票还要找人。总之,找不到人寸步难行。”李易说。
厦门某大学老师李兴(化名)告诉记者,按学校规定,讲师评副教授要在权威期刊上发三篇论文,还要有几篇核心期刊论文。“就权威期刊发的论文数,达到的可能性非常小。”他说,院里有两位青年教师工作六年还没完成任务。
申请课题也得“有关系”。李兴说,根据他的经验,教育部课题“公正一点”,因为是网上匿名评审,“比较难知道评议人是谁,也就不好找关系去活动”。而有的课题申请就不一样了。以国内某项评审为例,按程序,评审先要交材料,然后主管部门将材料寄给评议者,“这其实相当于知道评议者是谁了,有的老师就会比较积极地私下去活动。”
“在现有体制下,谁人缘好、关系硬,谁就能评上。”上海有位知情人告诉记者,“评审中山头、派系色彩太厉害,不看水平,只看人”。
导致学风浮躁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高校以课题、论文数量作为评职称的标准,“这看似很公平,但学术贡献的大小能用论文的多少来衡量吗?”“我们的标准是关注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至于论文在讲什么内容,很少有人看。”
目前,高校的职称评定标准大多是量化的,李兴说:“这种量化的考核体制,最大的问题是助长了学术浮躁。”“要发一类核心期刊,就要想方设法去拉关系,一些刊物办得不规范,而学校又要有数量,就只能给那些刊物写。这对你的研究约束性很强,你只能跟着他的指挥棒走,而自己感兴趣、有意愿做的研究往往因此耽搁下来。”
课题也是一个指挥棒,其题目绝大多数是现实性很强的。李兴认为:“这对比较基础的学科、纯理论的学科,比如思想史、哲学研究等是很不利的。而对学术的长远发展来说,基础学科又非常重要。”他感觉很无奈:“在这种浮躁的风气下,大家都赶着找能长时间吸引眼球的题目,很难静下心来,做社会关注之外的基础课题研究”。
谁来评价学术?
评职称,看什么?毫无疑问,是看一个人的学术水平。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刘培育讲了一个还称不上遥远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招收研究人员。任继愈先生做主考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应聘者,前来面试答辩,他并不认识任先生。任先生说,你讲讲藏传因明吧。听了他的讲解,任先生大为赞赏,将他破格评为研究员。可这位应聘者当时连讲师也不是,也没有什么文章。
而现在,报纸上一个个负面新闻,让刘培育对职称评审越来越看不懂了。这样一件单纯的事情为何越来越复杂?这样一件干净的事情为何变得越来越混浊?
“在大学里,学术委员会是有,但基本上没有发言权,一个校级领导的指导性意见就会影响整个评比。”40岁的大学副教授吴梓同表示,“搞职称评审,我们想得到什么?显然,公平、水平是最重要的。重学术同行评议是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学术人才用什么度量?
当年,储朝晖是背着自己一麻袋的著作和发表论文的期刊评上正高职称的。
如果赶上复旦大学在高级职称评定中推行的“代表作”制度,他可就轻松多了。只要拿得出过硬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哪怕是只发表一篇论文,不管多年轻,都有机会当教授!
据了解,“代表作”制度的基本做法是,在高级职务聘任过程中,现有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学术标准难以判别的、少数真正优秀的申请人,可以自主向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交1~3篇代表作。学院学术评估通过后,由学校随机选择5位校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如学科带头人、院士等,匿名对申请人是否“真正优秀”“能否破格”“是否胜任”等问题进行学术评估。根据专家的学术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候选人参加竞聘。
“代表作”制度的核心就是“由同行主导的学术评估”,它更加注重科研的原创性,学者不再依靠论文数量,而是以质量取胜。这无疑是对当下职称评审制度的纠正。
“什么是衡量人才的标准?还是应该同行评价:比如教育学需要大同行,再细到教育心理学就需要小同行。衡量人才,应该大同行和小同行相结合,组成专家委员会,给予最客观公正、最有说服力的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表示。
(《光明日报》8.28、29 谢文 姚晓丹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