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京东商城主动挑起,苏宁易购、国美仓促反击的“8·15电商价格战”,消费者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三家联手策划的一个局;也有人认为,线上线下渠道商不拼到鱼死网破不会罢休。
但消费者在某些方面达成了惊人的共识——价格有诈,“跌破网价”是用来唬人的。消费者不解,电商随意“拨动”价格,先提价再降价等做法是否属于价格欺诈?虚虚实实的价格究竟谁来监管?
“狼来了”的故事放在电商“价格战”环境中,万分贴切。消费者不是傻子,一场“价格战”打到现在,再钝感的消费者都意识到,价格都是“假摔”。消费者秦先生此前在京东商城看中一款夏普32英寸高清液晶电视,价格是2699元,15日早上他再次点开购买页面时,发现价格竟涨到4099元,随后又降至2288元。
对此,中国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指出,先提价后降价的做法是一种虚假优惠折价,属价格欺诈。
相比线下渠道商的价格欺诈行为,此番线上电商“故伎重演”,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相关部门理应介入,却为何偏偏“无动于衷”呢?赵占领告诉记者,由于地域性原因,执法部门对电商进行监管有一定难度。由于京东商城、苏宁的注册地分别在北京和南京,只有当地工商部门才有权执法,本市工商部门只在消费维权层面予以调解。
但说到底,这不足以成为相关部门放任不理的借口,如果执法有难度,是否应该反省一下法律法规还有何缺失?如果需要调动更多的资源,是否可以跨部门跨地域联合执法?网购必将成为未来的大趋势,相关部门若不及时制止这种价格欺诈行为,又如何保证商品市场的合法经营秩序呢?
据悉,线上电商的价格欺诈现象,已触发线下商场的不满。去年发改委曾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百货商场推行“明码实价”,但记者在部分家电卖场看到,“线上线下同价”的口号已经让原本的“明码实价”价格体系形同虚设,重回“砍价时代”。
(《文汇报》8.21 徐晶卉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