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8月25日 星期六

    寻访诗人龚自珍故居

    《 文摘报 》( 2012年08月25日   07 版)

        8月22日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先贤、呼唤变革的诗人龚自珍诞辰220周年纪念日。

        龚自珍从6岁即随父母进京,考中进士为官后,便成为古都常住居民。他的居京岁月长达20年之久,虽先后搬迁多次,但却一直没有离开城南菜市口一带的胡同——西城区上斜街50号。

        在上斜街,50号的门牌号字体大得有些夸张,而且是在左右两扇墙壁上重复书写,好像是在提醒路人——这里是一位思想颇见锋芒、言辞颇为犀利的社会改革家的故居。

        院内过道狭窄,房屋破旧,杂物堆积,穿行不便,先前广东番禺馆的花园、戏台、假山、亭子不复存在,但诗人的存在使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亲切、动人,就连房檐不时滑落的雨滴都饱含韵律。正是诗人18岁时的心绪:“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似这样的京城诗人故居,虽不能与皇家花园比阔,却让人在盘桓之际生发许多有价值的联想。

        龚自珍自15岁起写诗,直到49岁去世,总共创作诗集27卷之多,今存600余篇。诚如他自言自语:“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但是即便到晚年,屡经文字狱的迫害,也曾如他人戒烟、戒酒一般的狠下心来戒诗,但最终他仍然改不了“字字真”的“老毛病”。他的诗,秉承了前辈诗人的家国情怀,但却突破前人窠臼,能以审视眼光观察国家大事,表达的是一种主张变革的爱国热情:“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他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第一位在诗歌中直抒胸臆,向封建帝王统治挑战的人。“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他敢于直指“万马齐喑”的肃杀与死寂的社会现实,对于庸才当道的可悲发出激愤的浩叹,并且呼唤真正能够振兴国家与民族的英才俊杰。

        (《北京日报》8.21 彭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