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低碳发展的趋势下,掌握先进的核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但发展核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确保消除对公众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放射性物质外泄。对核废料的处理,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核废料按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按比活度又可分为高水平(高放)、中水平(中放)和低水平(低放)3种。中低水平核废料主要来自核电站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放射性的废液、废物,占到了所有核废料的99%。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于核废料的处理和处置要求很严。安全地处理核废料,需要能够永久地将核废料封闭在一个“容器”里,并保证数万年内不泄漏出放射性。
此外,还要寻找一处安全、永久存放核废料的地点。这个地点要求物理环境特别稳定,长久地不受水和空气的侵蚀,并能经受住地震、火山、爆炸的冲击。实验证明,在花岗岩层、岩盐层以及粘土层可以有效地保证核废料容器数百年内不遭破坏。
国际上通常采用海洋和陆地两种方法处理核废料。一般是先经过冷却、干式储存,然后再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深埋于建在地下厚厚岩石层里的核废料处理库中。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因幅员辽阔,荒原广袤,都准备采用陆地深埋法。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可行的方法,就是“深地质处置”方法,即将废料保存在地下深处的特殊仓库中永久保存。
(《光明日报》8.6 冯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