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华被击毙,大多数的人在“松一口气”的同时,竟也有些许声音,打出所谓“人性论”的旗子,将他的罪行说成是“愤世嫉俗”所致,似乎要“社会反思”。
少数报刊和网络言论,这几天在“还原”周克华。说他少年有侠义梦想,成年后“讲义气”。这无非是为了将周的倒行归咎于“社会”。就说这个“人性”,本来就有两重性,更有“基本面”。周克华历时八年,滥杀无辜。哪里有一点“人性”?也许他童年曾天真,但是成年的周克华,早已丧失最后一点“人性”。现在来“挖掘”凶残“背后的人性”,恰是十分地违背“人性”的。
也有少数的言论,反复强调周克华曾遭遇过的“不公”,似乎周的犯罪,是对所谓“社会不公”的“报复”。也且不说周克华是否真的遇到过“不公”,他的所谓“委屈”是否真有道理,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因为个人遇到不公平,就可以转化为反社会、甚至反人类的残忍,这是什么逻辑?
(《解放日报》8.16 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