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8月18日 星期六

    梁启超的“口述实录”

    《 文摘报 》( 2012年08月18日   05 版)

        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尽管有大量史料留存,但还是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落在历史的缝隙中,有待人们发掘。当年一个名为吴其昌的学子因有幸陪侍在梁启超身边,使他得以倾听大师讲述亲历的往事。

        我们都知道“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六君子牺牲于菜市口。而临刑前发生在谭嗣同身上的悲壮史事,梁启超的讲述就详细许多。

        在变法失败时,光绪帝曾央请英国使馆保护康有为离开京城,但此时日本公使林权助“自献殷勤,戮为营救”。日本此举,动机如梁启超讲述的,为“时日人初行新政,一颦一笑,惟欧洲是效,以为欧洲之文明政治,有保护他国政治犯之举也”。

        谭嗣同与梁启超在日使馆呆了两天,忽一日,谭嗣同拿着一封信请日使馆帮他投送出去。很快,北京城就传出谭嗣同之父告发谭嗣同忤逆不孝,声明与其断绝父子关系的消息。梁启超恍然明白,谭嗣同投送出去的就是这封以乃父名义写的“告发信”。他这样做,显然是不想让父亲受自己牵连。此时,林权助还在设法帮助谭嗣同、梁启超逃离北京城。但谭嗣同谢绝了林权助的相助,并说出那段日后令无数人闻之动容的话:“闻之西史,革命则无不流血者。中国革命之流血,请自嗣同始!”这一天是谭嗣同进入日使馆的第三天,说罢这话,他便毅然走出这个藏身之地,向清政府“自首”。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对于袁世凯称帝闹剧,梁启超曾讲述其间的细节道,“袁项城(世凯)拒谏饰非,冯华甫(国璋)自南京来(天)津,邀余同往作最后之谏诤。余诺之。”但是让梁、冯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进入袁世凯所在的新华宫后,尽管袁对他们以好酒好菜相招待,却就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此外,袁世凯明知他们前来的目的,但他不仅阻止他们的劝谏,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说他不仅要做皇帝,还要子孙万代一直做下去。

        说罢,袁世凯居然唤出20多个儿子,让他们环桌站立在梁启超、冯国璋面前。袁世凯说,因为“(梁)任公最善知人,我即托任公代我选择一子,可以继立为皇帝者。”此言一出,梁启超、冯国璋二人一时竟无言以对。见此情景,袁世凯立时异常沉痛地说:“我如许豚犬(儿子),无一克肖,无一非庸懦纨绔,然父之于子,孰不疼爱,我虽怒此辈不肖,然仍不愿因我造孽,他日为别人作鱼烹杀也。我百年后,敬托二公善护之。”本是为劝谏袁世凯而来,不料却弄成像是他在托孤,这使得梁启超、冯国璋二人如坐针毡,只得起身告辞。

        除此之外,梁启超的“口述实录”还提供了一些其他史料没有的内容。比如发生在六君子之一刘光弟与其儿子身上催人泪下的故事。

        当时,刘子知道乃父即将临刑,顿时哭奔到菜市口,叩头哀求监刑官希望代父去死。这当然遭到监刑官拒绝。刘子在绝望之下,上前一把抱住父亲大哭,以至吐血。刘光弟就义后,其子“不久亦以毁卒”。所谓“毁卒”,应该就是以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对父亲英勇行为的献祭。

        (《百年潮》2012年第8期 陆其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