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大程度上,焦虑已经成为当下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人民日报》曾在2011年5月5日的一篇评论中对此作出判断:“在社会结构剧烈变化、社会利益猛烈分化的时候,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茅舍样小房子旁边忽然耸立一座宫殿’等贫富、收入的反差,人们的心灵世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和心态也由之而生”,并且,这种焦虑心态还呈现出泛化的趋势。
之所以会出现焦虑这种社会情绪,原因如下:
第一,分配危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并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由于分配制度等原因,也在制造着社会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贫富悬殊的拉大,弱势群体的规模日增的不良状况。弱势群体渴望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但现实的残酷性使得他们常常为了生存而焦虑。而那些强势群体的生活也不安生,他们时刻都在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担心有一天被弱势群体“均贫富”。
第二,价值危机。这是焦虑最核心的问题。因为人之为人,不是只要有吃的、穿的和用的东西就够了,人还需要精神的栖息地。然而,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虽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在价值领域,不仅未能相应地跟进,反而因价值建设的停滞而陷入了混乱。人们不知道有什么价值可以皈依,也不知道皈依何种价值才是正确的,在精神生活领域处于虚空状态,几乎完全为物欲所操控,没有人生的方向。当一个人没有了方向,人生失去了意义,前途充满着不确定的时候,焦虑将如影随形。
第三,政治生活危机。当下国人的政治参与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形式化的政治参与过多,并不能真正表达民意;另一方面是制度化的政治参与途径太少,因而容易形成非理性的、体制外的表达。另外,当前的干群关系也不令人满意。
第四,身份认同危机。处于低位的群体想改变身份,却因社会结构的固化和排斥而不得。例如,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下岗工人群体等。想改变身份,反映出他们对自己当前身份的不认同;而身份改变不了的现实,则难免使他们焦虑。
简单地说,上述四大危机可以概括为:分配危机意味着活着的焦虑,价值危机意味着为什么活着的焦虑,政治生活危机意味着怎样活着的危机,身份认同危机则意味着对命运的焦虑。
(《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7期 郝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