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下雨的时候,城市最需要出租车,而这时,一些出租车司机却选择熄火回家,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顾虑重重?
7月21日北京的暴雨,将出租车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一些出租车司机在面对大雨时选择了停运,加剧了这座城市运力的紧张。
一家大型出租车公司的周姓司机告诉记者,暴雨那天他早上7点出门,到了下午4点因为雨大视线不好收了车。“大雨天车辆容易被水淹,而我的车除了‘交强险’外,什么险都没有上,车坏了没有保险理赔,公司也不管维修,维修的开销都是我个人出。而修一次发动机就需要3000元,顶上我一个月的‘份子钱’了。”
这理由得到了不少出租车司机的认同。另一位司机告诉记者,“出租车公司只给车辆上‘交强险’,而遇到交通事故,‘交强险’根本起不到作用,很多上了‘涉水险’的私家车都不敢出门,更别说我们没有任何保险的出租车了。”
“交强险”成了镜中花
“如果不是经历了一起交通事故的理赔,我真不敢相信自己上的车险竟然徒有虚名。”在北京一家大型出租汽车公司开了近10年出租车的王国华(化名)告诉记者。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属于一种强制保险,是必须向保险公司投保的险种。”投保交强险的车主在交通肇事后,可以在交强险额度内获得经济补偿,减轻车主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可现实中,并非所有的出租车司机都能够在遇到交通事故后享受到保险公司“交强险”的理赔。
王国华说,2010年夏天,他在驾驶出租车运营过程中遭遇了一起交通事故,交管部门认定他负事故的次要责任,经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按照“交强险”责任限额赔偿伤者4万余元,超出“交强险”的5000余元赔偿金由出租车公司支付。
按照王国华的理解,这起交通事故赔偿总额为4.5万余元,保险公司应支付伤者4万余元,剩余的5000余元分别由公司承担80%,他自己承担20%。“而在实际赔偿中,公司却让我承担事故总额的20%,而不是保险公司理赔之后需要出租车公司补齐的那5000多元的20%。”王国华说。
如此一来,王国华不仅没有享受到保险公司“交强险”的理赔,反倒替保险公司埋了一部分的单。王国华说:“‘交强险’看上去很美,可没起到排忧解难的作用。”
为了验车上路买假保险
“尽管公司给出租车上了‘交强险’,可只是起到合法上路的目的,有的公司只是向保险公司买保单,一旦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并不理赔。”王国华说。
他介绍,北京规模比较大的出租车公司动辄拥有几千辆车,甚至上万辆车,为了节省开支,有的出租车公司会跟保险公司达成协议,用少量的钱向保险公司买取保单,或者不给全部的车上“交强险”,但由保险公司出具全部车辆的保单,一旦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负责理赔。
可一些保险公司为何在理赔中没尽到责任却未被察觉呢?王国华说,出租车公司会先将钱打到保险公司,然后保险公司再把钱给伤者。实际上是出租车公司承担事故总额的80%,肇事司机承担事故总额的20%,但表面看上去手续正常,程序也合法,所以,没有经历过交通事故理赔程序的出租车司机很难发现自己是在“裸跑”,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本没有“交强险”保护。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交强险”形同虚设的状况,多数出现在规模比较大的出租车公司。因为每辆车每年需要向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1800元,如果按1万辆车计算的话,出租车公司投保“交强险”的保费近2000万元。可现实中,出现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很低,个别交通事故的赔偿多则几十万元,少则十几万元,与投保“交强险”的保费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规模较大的出租车公司会跟所投保的保险公司达成协议,只取得保单,不全额交保费,遇到交通事故则由出租车公司自己赔偿。
出了事故司机赔不起
“不敢出事故,出了事故司机根本赔不起。别说‘交强险’会‘失效’,即便保险公司能够按规定做出理赔,剩余20%的赔偿金对司机来说也是笔沉重的负担,这种情况下,司机通常会放弃交给公司的两万元风险抵押金,选择另谋生路。”王国华说。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尽管北京出租车公司普遍存在内保,可内保的比例也不尽相同。一位甘姓司机表示,遇到交通事故赔偿时,个人不仅要承担事故赔偿总额的20%,公司还会作出10%的罚款,让司机承担更多的份额。
保养维修自己扛
对于记者提出为何不给出租车上“商险”的问题,某出租车公司管理人士表示,“因为企业利润很薄,给司机上不了‘商险’。”
一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险’同‘交强险’相比,更多的是对自己车辆的保护,比如车损费一项,‘交强险’中的车损费只是用来赔给别人的,不保自己的车辆。如果想保自己的车辆就需要上‘商险’,但出租车投保‘商险’的保费要比私家车贵好多,原因是出租车遇到交通事故的概率比私家车大。”
由于“商险”保费高,且不属于强制险种,出租车司机在“商险”与“谨慎驾驶”之间多数选择后者。
“7月21日那种极端天气,我真不应该出来拉活儿。”一位张姓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我那天晚上8点钟出来,从广渠门搭载一位乘客到东直门,整整堵了3个小时,车的座垫都被水泡了。第二天大街上出租车变少的原因,是有许多车都去维修了。”
与周六那天冒险出来拉活儿的司机相比,在一家中等规模出租车公司开车的李姓司机选择了停运,“我冒不起险,因为我的车没有上‘商险’,更没有‘涉水险’,一旦出了事故,所有的花销都得我自己出。公司一旦把车给了司机,连平时的维修保养都不管。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我只能在家待着,因为车就是我养家糊口的饭碗,不敢坏,也坏不起。”
(《中国青年报》7.25 郝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