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7月07日 星期六

    从元上都看元代的两京制

    《 文摘报 》( 2012年07月07日   07 版)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6月29日讨论并通过了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达到30项。

        中国人都知道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但较少有人了解元上都的历史。元上都即开平府,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公里处、闪电河北岸,现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献记载,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的,建城时汇集了国内外能工巧匠,后又经数十年扩建而成。都城为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外城周长十七里,城内店铺毗连,宫城约有半个故宫那么大。十三四世纪之间100年,这里一直是仅次于元大都(今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皇室贵裔宴乐休憩之所。

        一般人说起元史,成吉思汗接下来就是忽必烈,其实忽必烈与祖父成吉思汗之间尚有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位蒙古大汗。按照成吉思汗的家法,大可汗由选举产生,忽必烈取得这地位并未经过这一程序。他在公元1260年自称大可汗,在争夺名位时和他弟弟阿里不哥兵戎相见,获胜后才取得汗位,并建立了元朝。这对元上都的后来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代实行两京巡查制,冬季皇帝和朝廷在大都办公,到了春分时节前往上都避暑办公。一般认为是北方的蒙古人不耐热,所以去上都消夏。这个看法当然有道理,但这个应该不是主因。

        前面说到过,忽必烈得位不正,他不是按照成吉思汗家法选举的大汗,有很多人反对忽必烈的篡位。可见忽必烈要想维持他的蒙古大汗兼中国皇帝的地位并不容易,不得不在汉人和蒙人之间搞平衡,两京制正是这种平衡政策的体现。

        忽必烈作为大政治家认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意义,他任用了很多汉臣,在朝廷推广汉文化。但他也必须照顾蒙人的态度,即位之初他对蒙古的贵族与军人竭力拉拢,以金帛相赠。他一方面重视汉文化,有证据表明他本人也不是个种族主义者,但一方面又避免蒙古人自身被汉化,把全国臣民按种族分为四等,蒙古人最高,汉人最低为第四等。

        忽必烈的自相矛盾之处还有很多,这造成了元帝国的双重性格,元帝国最终也是在这两个问题上栽了跟头。

        时间到了公元1333年,天灾不断,灾民遍地。公元1359年“红巾军”攻入上都,焚毁宫阙,元上都一片焦土,而此时距元世祖忽必烈逝世仅65年。公元1368年明军将领徐达率军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实际统治不到一百年。

        (《北京青年报》7.3 陶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