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评价屈原
战国宋玉,西汉刘安、司马迁,东汉班固、王逸等,确立了屈原作为一个具有“清廉”、“忠信”美德的“贤人”形象。20世纪初,随着民主主义思想的普及,重新思考屈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也变得非常有必要。梁启超把屈原的“清廉”、“忠信”表述为具有改革政治的热情,热爱人民,热爱社会,对社会和祖国的同情和眷恋,以及不愿意向黑暗势力妥协的决心。郭沫若则认为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五四运动”的健将。1951年以后,则出现了人民诗人、爱国主义诗人的提法。在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评法批儒”运动中,屈原被描述为法家。在改革开放时代,屈原则作为政治改革家而常被提及。
屈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今天身处21世纪,应该以世界眼光、现代眼光和发展的眼光重新评价屈原。
屈原是一个怀才不遇、不能
有所作为的政治家
屈原是一个政治家,而且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春秋、战国之交,秦国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秦穆公的志大中正,礼贤下士,正是秦国由霸而王的基础。而楚王重用的都是他的近亲,吴起相楚,想改变楚国的贵戚政治,结果被楚国宗室大臣射杀。楚国因为政治上的封闭,导致优秀的人才不但不能在楚国得到重用,而且还深受迫害。
战国时期,楚国虽有恢复,但要和秦国对抗,仍然是没有力量的。秦国的强势,以及楚国的羸弱,决定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处在一个不可能有大作为的时代。也正因此,屈原给楚王提出的连齐抗秦、杀张仪,不去武关会秦王的政治策略,楚怀王不敢接受。
屈原是一个想在楚国有所作为的政治家,想拯救楚国,但是楚国不能给他提供大有作为的舞台。屈原不被楚王任用,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不能有所作为和想有所作为,这是屈原和楚国领导层发生矛盾的根源,也是他悲剧命运的根源。
屈原是一个坚守传统的儒家思想家
孔子与他的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坚守的政治家。孔子周游列国,不是为了谋得官职,而是为了传道。
屈原同样是有坚守的政治家,他之所以能坚守,就在于他是一个关心楚国命运的政治家。屈原思考拯救楚国的指导原则,思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的有关问题。他在思考楚国的现实困境的时候,提出了解决楚国政治困境的方法,这就是要实现尧、舜、禹、汤、文、武之“美政”。因此,与其说屈原是法家或者改革家,毋宁说他是一个坚守传统的儒家思想家。他的思想价值,不在于他在战国时期体现了怎样的改革意识,而在于他知道人民的幸福依靠回归“选贤与能”的美政。
屈原是一个追求社会公正的诗人
屈原希望在楚国有公平和正义,正道直行的人受重视,但是楚国的现实正好相反,所以他有强烈的不满。屈原的爱国主义是建立在“正道直行”的基础上,是有价值的。
《离骚》中,屈原首先陈述自己的才能,接着批评楚国谗佞当道,楚王不觉悟,不但不能近君子而远小人,反倒是远君子而近小人。屈原虽然知道楚国社会氛围黑暗阴险,但决不妥协。屈原试图改变在楚国的处境,曾经“上下而求索”,但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屈原求灵氛占卜,灵氛说:“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认为以屈原的才能,可以周游任何国家。而巫咸则认为屈原在楚国的机会尚多,“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屈原忖度自己在楚国不可能有任何前途,因此告别楚国出游,但“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离骚》最后说:“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虽然最终不能离去,但对于楚国的政治已经失望了。
屈原是一个积极倡导社会公平和正义价值,并痛苦地追寻社会公平和正义价值的伟大诗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也就在此。
(《北京日报》6.25 方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