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6月21日 星期四

    于康教授谈胖瘦

    《 文摘报 》( 2012年06月21日   04 版)

        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的于康教授的门诊病人中,胖、瘦这两个极端都非常的鲜明。

        于康指出,如果一个人长期体重低,BMI指数(体重kg/身高m×身高m)小于18.5,本身就是发生营养不足的危险因素。于康在纸上画出一个类似大写的、不规则的U字形曲线道:“BMI指数和死亡率的关系可以用这个U字曲线来表述。BMI指数低于18.5的,和大于24.0以上的,慢性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会提高。当BMI指数介于21~23这一正常范围时,慢性病的方式风险和死亡率均相对低。所以,胖和瘦都不好。”

        现在,很多人喜欢进补,于康认为,最好的补是日常膳食,营养的主力军来自日常三餐。很多人将补的概念和高精尖贵的补品联系在一起,认为吃燕窝鲍鱼鱼翅海参才叫补,吃萝卜白菜就不是补,这是不对的。

        在尽量吃好饭的前提下,如果压力过大、营养摄入不充分、经常坐飞机,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营养品。但前提是千万别认为吃那些大补品,就可以不吃饭或不好好吃饭了。

        国际上曾用β胡萝卜素去预防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现并无确定作用。但另一个让人欢欣鼓舞的发现是——长期大量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的群体,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率降下来了。这也提示我们,营养元素要在人体中起作用,更多要依赖食物载体。

        (《新京报》6.12 潘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