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普利兹克奖,一时让素有诺奖情结的人稍感慰藉。但王澍却说,中国原本有很多美丽的城市,但这些美丽被一些人破坏了,而这些人却告诉你说,这就是现代都市;但这些建筑无疑是庸俗的,而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
王澍对“千城一面”的批评并非一人之感受,此前国家住建部官员也曾发表类似观点。但问题是,我们还能不能遏制这种情形的蔓延?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栖居?
王澍批评了,也早已行动了。王澍设计的某居民社区,垂直的塔楼开辟出大量公共区域,每两层6~8户居民共享一块公共区域,希望恢复有“院子”的江南传统,又可以建设社区关系。但这样的传统回归不仅得不到讲究“容积率”的地产商的认同,那些习惯了邻居相见不相识的住户也缺乏认同。
王澍数次前往巴黎,每次都要去圣日尔曼大街的花神咖啡馆,那是几十年前海明威、萨特静静思考的地方。王澍说,在那个朴素的街角,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的气息,这种气息就叫“传统”,“它能让一些东西从过去活到今天,并且一直感染着你”。
(《中国青年报》5.29 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