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视、电脑、iPad……不断推陈出新,色彩艳丽的电子屏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眼干、流泪、视疲劳等眼部不适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屏幕为何会伤眼
专家解释说,平板电脑是直接发光体,画面色彩亮丽,对人的视觉刺激较为强烈,其显示屏的发光强度一般都超过每平方米300cd(cd即发光强度单位“堪德拉”),而这一数字只要超过100cd,就会使人的眼睛疲倦。
其次,为了提高屏幕的色彩对比度,平板电脑大多都会使用“擦亮技术”,即令显示屏表面看起来像装了块玻璃一样,画面的质感非常强,但其缺点是会增加光线反射,加重眼睛干涩和视疲劳。
此外,电脑屏幕发出的光含有不规则频率的高能短波蓝光,蓝光的穿透力强,会使视网膜自由基产生,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减退。
眼睛干涩要多眨眼
一般情况下,人的眨眼频率在每分钟15到20次,但当我们集中精力注视屏幕时,这一频率就会锐减到每分钟2~3次。眨眼次数减少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泪水过度蒸发,眼表面知觉下降,泪液分泌减少,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眼红、眼干等一系列症候群。如果不予以重视,往往会变成干眼症。
医生建议,长期面对电脑者应该注意以下五点:
一、把屏幕放在略低于视线的位置,使眼睛处于下视及眼睑变小的状态,这样可以减少泪液的蒸发。
二、每隔40到50分钟,主动眨眼数次,这样既能增加眼表面的知觉,促进泪液分泌,还能缓解视疲劳。
三、在办公室等密闭的空调环境内,适当使用加湿器。
四、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五、如干眼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
补充叶黄素
目前虽没有医学证据表明,电脑屏幕会引发眼部的视网膜疾病,但动物实验已证实,由蓝光引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会加重视网膜变性。长期注视电脑屏幕所存在的潜在视网膜危害值得关注。
专家建议,经常接触电脑的人应该适当补充叶黄素、玉米黄素及类胡萝卜素等能够营养视网膜“黄斑”部位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山楂、鲜枣、猕猴桃等。
(《解放日报》5.11 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