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1912年4月14日晚至15日凌晨,顶级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时因为撞上冰山而发生了严重的沉船事故。这起事件造成了1500多人(全船核载大约2200人)死亡,被认为是迄今最大的海难事故之一。船沉百年以来,那些遗落在海底的财富成了无数寻宝探险者觊觎的对象。
不靠谱的打捞计划
海难发生后不久,一些有钱的遇难者家属就想自己出钱打捞了。当时,古根海姆、阿斯特和魏德娜等几个家族合伙出钱,与一家打捞公司签订了打捞合同。不过,他们的打捞计划很快就搁浅了。打捞公司提出要把炸药扔到海底的计划,他们的设想是,如果把残骸炸碎,碎片就会漂到海面上来,这在如今看来实在有些荒谬。
由于关心“泰坦尼克”号的人太多,所以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不靠谱的打捞计划。有人曾提议要到海底把残骸里装上乒乓球,或是挂上气球把它给拉起来。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海底的压强太大,乒乓球在那里早就成了干饼,而气球在那里也是无论如何吹不起来的;还有人建议往残骸里注射180万吨的凡士林,这样船能自己浮起来了……还有不少听起来似乎不错,却因为耗费过巨而不切实际的计划,比如曾经有人建议在海底对着残骸喷射液氮,这样残骸整个就会变成一座冰山,冰比水的比重小,自然就会浮起来,但这个计划需要至少50万吨的液氮。
残骸重见天日
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以后,关于打捞的动议就没断过,但是直到1985年,人们才真正找到残骸。这时,距离事故发生之日已经整整73年了!
第一个找到“泰坦尼克”号残骸的人是罗伯特·巴拉德。由于长期替美国海军工作,他得以使用并熟悉了一套新的水下搜索系统。这套设备的核心是一个装有声纳系统的深海船,这个船可以远程遥控和拍照,船上还装有一个可以在海底活动并采样的小机器人。
有了技术和设备,战术也很重要。由于“泰坦尼克”号主体船身很大,因此其残骸碎片所分布的区域就大多了。基于科学上的残片理论,如果能找到残片,并绘制出残片的地图,就能根据残片的形态及分布的位置判断出残骸主体的准确位置。因此,寻找残片就成了打捞工作的关键。1985年9月1日,巴拉德终于找到了一些“泰坦尼克”号的锅炉残片,而次日,他就找到了残骸的主体!
随着研究的进行,巴拉德在“泰坦尼克”号残骸上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锈化现象。铁锈在海底长时间被海底微生物侵蚀后,“泰坦尼克”号的部分残骸变得非常脆弱,一经碰触就会像云雾一般散开,根本经不起过度的开发。于是,如何来保护“泰坦尼克”号的残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终获正式保护
“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位于距加拿大纽芬兰岛约643公里的北大西洋海域。由于此地点是国际海域,所以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声称拥有此处遗址。尽管根据2009年生效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权对水下沉船及其他文化遗址进行保护,但该公约只适用于沉没百年以上的船只。
如今,一百年终于过去了,公约缔约国可以把破坏、掠夺、出售、散播这一遗址中物品的行为定为非法,海洋墓地里的“泰坦尼克”号终于可以安享宁静了。
(《光明日报》4.14 李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