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3月15日 星期四

    增强改革的动力

    《 文摘报 》( 2012年03月15日   06 版)

        20年前,我国改革非常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改革的动力资源比较强大,无论高层还是普通民众都企盼改革、支持改革。这是1990年代中期以前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改革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至今,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当前改革动力不足,表现为存在四种心态:

        一是失望心态。这种心态主要存在于相当多的普通群众身上。老百姓害怕改革,主要是出于对某些变异的改革侵蚀自身利益的恐惧。由于存在“与民争利”和“折腾”的嫌疑,老百姓甚至惧怕听到“改革”二字。

        二是观望心态。这种心态主要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身上。因为担心“谁改革谁吃亏,谁先改谁先吃亏”,地方政府采取了应付的办法,致使一些重大改革推行力度不够。

        三是畏惧心态。这种心态主要存在于某些改革决策者或决策机关身上。近年来,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不多,或出台后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特别是政府自身方面的改革,更是推进乏力。

        四是自满心态。一些人对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沾沾自喜,把尚在探索中的东西“固化”。没有看到我们的成就主要是经济上的,经济上的成就主要是总量上的;没有看到我们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政治运行、行政治理、自主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没有解决的难题。

        当前,要增强改革的动力,就要做到:第一,建立参与式改革机制。各个阶层应该是改革决策过程的参与者,尤其是那些直接利益相关者更应有发言权;第二,建立改革审查评议机制。应摆脱部门主导改革的局面,运用权力机关、公众评议等形式加强对改革方案的审查,使改革成为公共事件和公共议题。

        (《学习时报》3.5 曾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