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即支气管哮喘,属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冬春季节是哮喘的高发时节,应加强防治。
哮喘的发生和外界环境有很大关系,寒冷空气刺激、病毒和细菌的感染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因素。初春,气候乍暖还寒,脏腑功能相对不足的老年人、儿童、孕妇或大病初愈者,就容易成为哮喘高发人群。此外,春天是草木生发的季节,各种花草树木、花粉、飞絮等也可能成为呼吸系统的刺激物,引起气管痉挛等不适反应,哮喘的发病几率大大增高。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病主任医师李友林解释,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大自然直接接触最多的系统,它最先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肺外合皮毛,体表孔窍与大自然接触;肺脏能不能正常行使功能,呼吸系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都取决于肺气是否充足,肺功能是否正常。”
大自然的季节变化我们无法控制,但应通过加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尽量避免哮喘的发作。首先,要注意饮食起居。过度熬夜、精神压力大以及过食生冷等损伤脏腑功能,都有可能引发或加重哮喘。春天气候干燥,要多饮水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对于增强体魄,抵御疾病都有一定的帮助。此外,要进行有意识的防护,如有些病人接触花粉等即会发病,春季外出则应做好防护。及时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也能使身体处于较好的适应状态,从而远离春季哮喘。
(《中国中医药报》2.22 胡彬 吴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