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说法

    “报销行贿款”暴露的不仅是贪婪

    《 文摘报 》( 2011年12月29日   03 版)

        近日,原化州市副市长朱亚日受贿案在广东省佛山市中院开庭,庭审中曝出一件让公众瞠目结舌的事:向朱亚日行贿3万元的原化州市交通局副局长李德文,在朱的帮助下如愿当上计生局局长后,又给了朱6万元,而后面这6万元竟然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将贿款全部报销。(12月22日《广州日报》)

        行贿的钱都可以报销,这年头还有什么花费不可以报销的。

        “报销行贿款”对公众和纳税人是一种双重的盘剥,用纳税人的钱去行贿,这是第一重的盘剥;再用行贿买来的官所获得的权力,去盘剥纳税人,这是第二重的盘剥。

        “报销行贿款”暴露的不仅是贪婪和混乱,更暴露出一种官场生态:在买官卖官的生意中玩钱权交易,普遍得都很难成为新闻了。这也是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不惜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争当公务员、争往官场里挤的原因。

        “开票报销行贿款”的问题,也许可以通过完善财政、使财政支出受到监督而得到遏制。可是,那种“先投入买官,再疯狂腐败而捞回成本”的官场生态,却远不是发几个文件、出台几个规定就能约束的,它在很多地方已经变成一种腐败文化和根深蒂固的潜规则。

        (《广州日报》12.23 曹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