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时政评论

    “运动式”讨薪 根在政令不畅

    《 文摘报 》( 2011年12月17日   08 版)

        农民工讨薪难,不是难在一年两年,为了治理欠薪和讨薪难问题,多年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的规范政策,不可谓不详尽。比如,签订劳动合同制度,按月发放薪酬制度,工资直接发给农民工本人等。但这些利好的“政令”出笼已多年,缘何还禁不住欠薪?

        以往总是有人习惯把“罪责”推给制度漏洞和法规的不完善。在这其中,对人之过错、法规执行之无力却很少去反省。然而,需要看到的是,制度、法规再好,也要人去严格执行和落实,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事实证明,假如监管部门懒政、惰政,出台的诸多“政令”动辄在具体执行中被闲置、废弃,建筑工讨薪焉能不难?延伸一下,再来看整个建筑市场的监管,一项工程从立项、规划、设计,再到施工管理、验收等,无论哪个环节,都有完善的制度予以规范,譬如禁止肢解工程,严禁违法分包等。假如相关主管部门,都能严格依照政策法律办事,何来那么多工程质量和欠薪问题?又怎么会频频发生安全事故?

        政令动辄沦为摆设,根子在执行上。一项政令的颁布施行,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保障政令的畅通。临近年底,“运动式”讨薪又在各地上演,可是“运动式”讨薪治标不治本。唯有疏通政令,才能根治乱象。

        (《光明日报》12.15 惠铭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