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有多少公司靠政府“哺养”

    《 文摘报 》( 2011年12月08日   01 版)

        有一家神奇的公司,上市10年募集资金总额超过278.85亿元,10年间还获得政府补贴11.59亿元,但总共亏损75.32亿元。

        2011年,这家公司预计全年亏损30亿元,但在10月26日,其公告称,将地方政府赠送的煤矿资源卖出了36个亿,竟一举扭亏。而到了11月21日,又一则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有可能申请到24亿元的退税。

        这家名叫京东方的公司,是一家典型的靠政府哺养的“不死鸟”。

        不要以为这只是孤例,根据上市公司的年报统计,2010年,67家濒临退市的ST公司共获补贴近22亿元,平均每家3200万。

        “壳资源”对地方政府来说是稀缺资源。当上市公司陷入被摘牌的危机时,地方政府往往成为保壳战的主力军。华星化工是安徽省巢湖市和县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11年10月,和县政府给予亏损严重的华星化工7500万元的补助。这个数字相当于和县前三季度财政收入的10%。

        在地方政府的庇护下,2007年以来,没有一家企业退市。ST族也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不死鸟”。

        除了保壳之外,地方政府为争夺税收资源,使出十八般武艺对本地企业和招商引资提供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而经济开发区出手更为阔绰。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力图打造光电产业聚集区,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也因此成为重点招商对象。为吸引三安光电在芜湖投资建厂,芜湖市政府给予其设备补贴。此外,三安光电还收到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三项”补贴资金1.25亿元。2010年,三安光电收到政府补助2.54亿元,占公司全年净利润的60%。

        对于本地有上市潜力的公司,地方政府主要采取帮助和奖励上市的方式。这一补助形式在2010年呈明显的爆炸式增长。2010年,银河磁体等五家公司均获得成都市政府不少于500万元的上市奖励。

        地方官员在决定补贴对象和金额时存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现行法律没有针对政府补贴发放的硬性指标和明确的指引性条款。

        一位有多年上市公司研究经验的人士表示:“在申请政府补贴的过程中,表面上看很规范,企业要交申请材料,专家还要评估打分。但看似公平的申请程序很多时候都成了走形式,补贴往往演化成政府和企业的集体寻租。”

        (《南方周末》12.1 罗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