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2月08日 星期四

    黄西 ,从生化博士到笑星

    《 文摘报 》( 2011年12月08日   07 版)

        黄西在美国的大卫·莱特曼脱口秀节目中一夜成名,还获得了2010年“全美喜剧节”比赛第一名。去年夏天,黄西辞去生物医药公司职务,从一名筛选基因的生化博士,改行成为专门制造和筛选笑话的脱口秀演员,并且是第一位华人脱口秀演员。

        因为喜欢,他走上“笑星路”

        黄西在高二以前从来不是个好学生——全年级300个学生,他成绩排名284。但经过努力,他考上了吉林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又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士。研究生读了没多久,他又随当时潮流来到美国。后来,在莱斯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成为生物医药公司的研究人员,主要工作是进行癌症基因的筛选,并获得一些专利。

        但工作顺利的他却苦于无法在工作和生活间寻求一种平衡,“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到了30岁,黄西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为此,他业余时间学射击、学高尔夫、学开快艇……直到有一天,他的同事带他去听了一次美国的单口相声,虽然他只听懂了一半,却非常喜欢这一表演形式。

        “美国的科学家中已经有不少中国人,不缺我这一个,而美国的单口相声中还没有中国人,也许正缺我这一个。”黄西于是放弃埋头于研究和学术,走上了一条亚洲移民在美国几乎想也不敢想的“笑星路”。

        心底的声音很弱却真实

        “当我第一次在一个酒吧里表演脱口秀时,效果非常不好。有个人跑过来说,黄西你讲的可能有点意思,但我听不懂。”黄西说:“每当这时,我心里很难过,但第二天却还想干。以前我做生化研究时,并不想用上所有时间;但说相声却不一样,很希望24小时都投入进去。这大概就是因为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应该坚持下去。”

        在一些俱乐部,如果讲单口相声的人是新手,就必须自带两个观众。但他在美国举目无亲,所以他常常站在街头,找有兴趣的人进俱乐部看。从2002年第一次登台,到2009年走红,他白天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夜晚则穿梭在新英格兰地区的酒吧、夜总会、俱乐部和大学礼堂,寻觅每一次表演机会,他的笑话也开始引起美国一些脱口秀节目的注意。

        2007年,黄西有了孩子,开始考虑该找份更赚钱的工作,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黄西想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坚持。2009年,黄西终于上了莱特曼秀,一举成名。

        在黄西看来,做一个独特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他说:“我们还是要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它很微弱,但是最为真实。”

        (《文汇报》11.30 姜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