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经济视点

    供暖费为何收不上来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24日   02 版)

      截至今年,京城居民拖欠北京热力集团采暖费已经达到了5亿到6亿元。对此,热力集团表示要对小部分恶意拖欠采暖费的居民采取诉讼手段。

      供暖费为何收不上来?

      马淑英,北京热力集团特力昆公司供暖收费中心的收费员。她所在的收费中心位于芍药居北里304号楼和305号楼之间,负责包括西坝河地区、芍药居等地区26000多户的供暖工作。这两个地区以老旧小区为主,居住着大量的退休工人、下岗职工、拆迁户以及拿低保的生活困难户。

      “她那还吃着低保呢,哪有钱交暖气费啊。”马淑英说对于这种特别困难的家庭,作为收费员看上去心里都不落忍,“交不了就交不了吧。” 

      工作最大的难度来自于那些以前享受单位供暖福利,现在下岗转制的国企职工们。

      孙女士的母亲今年就成为了一个供暖费拖欠者。据孙女士介绍,原本父亲的单位负责父母家里的供暖报销,但是去年父亲去世了,母亲的单位说只有把房本的名字改为母亲才能够报销,而且也只能给母亲一个采暖季报700元。因为母亲原来所在的企业已经转制,大部分职能被其他企业并购了。 

      但是改名字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律师告诉他们,孙女士和其兄弟姐妹要放弃对父亲遗产的继承权,而当房本过户母亲时,母亲还得交纳一定费用。 

      孙女士说母亲都已经85岁了,父亲刚去世就又要因为供暖费屡屡涉及遗产问题,情感实在难以接受。而母亲单位又一点不让步。

      还有,现在房子的产权大多归到了个人,当个人不得不掏钱的时候,“谁都是人,能省一分绝不多掏一分。”一家供暖单位的工作人员说。

      如何保证供暖单位、个人以及社会单位三方利益?如何让供暖福利跨越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框框而为全社会所有,这成了北京面临的一个课题。

      (《北京青年报》11.21 满羿 赵媛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