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教育看台

    大学生短期支教现“副作用”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15日   02 版)

      从2009年12月开始,同济大学机械学院的研三学生董亚宁和几个同学组建了“千里草助学计划”,对大学生短期支教逐步展开调研,结果发现,大学生短期支教现状不容乐观:近73%的大学生把支教当作一堂必修课来看待,但很难联系到愿意接受的学校;近62%的校长坦言,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些不良影响,致使他们不再信任大学生支教;78%的受教学生为大学生哥哥姐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感到遗憾和苦恼。

      据调查,有85%的受教学校担心支教后新学期受教学生上课会不专心,60%的受教学生在接触到大学生教学后感觉到自己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另外,大学生支教队伍中有90%是第一次,且不少是冲动而为。许多大学生对当地支教环境不适应,与家长沟通也不甚理想。

      对此,董亚宁与“千里草助学计划”通过大量调研并请教专家,根据山区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特点,编写了一套《微笑成才五部曲》教材,“我们将原本作为服务对象的老师转换成提供服务者,将‘支教’继续延续下去。” 

      (《中国青年报》11.10 周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