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土耳其浴室的鸳鸯茶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12日   07 版)
    土耳其浴室内部

      20世纪80年代初,译制片《虎口脱险》曾名噪一时,红透大江南北。片中雾气迷蒙的土耳其浴室和1925年美国百老汇歌剧中的老歌《鸳鸯茶》(Tea for Two)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一天在伊斯坦布尔大街上,我远远看见一块偌大的牌匾,上书“Hamami”,下注1482年。这就是土耳其蒸气浴,伊斯坦布尔最正宗的老字号,已有500年历史了。到浴室门口时,怎么看都像个清真寺。原来古代土耳其浴室常为清真寺的一部分,虔诚的穆斯林先洗浴净身,再登堂入室去礼拜。

      土耳其浴室并非奥斯曼人的原创,而是模仿了罗马人的浴室文化。古装片里常有这样的镜头,西罗马元老院的元老们在浴室里聚首密谋,或法律或阴谋就在浴室里炮制出来。征服东罗马帝国的土耳其人对罗马人的浴室文化艳羡不已,便有了雨后春笋般的土耳其浴室。

      进到浴室,我发现与《虎口脱险》的浴室风格并不相同,没有夸张的锦绣帘幕,素朴得更像老北京的清华池。门厅里站着利索的土耳其大爷招呼客人,颇显古气盎然。蒸气浴室居中设一中规中矩的六边形大石床,我躺上其中一边。喔,好热!体内的汗被热度逼出来,眼前金星乱闪,只无告地望着天花板。浴室上有半球形的弯顶,上面嵌了许多形状不规则的彩色玻璃小窗,如望月星空。墙壁有射灯变幻,红、粉、橙、紫,幽幽荧光。森森然,澡堂里弥漫着庵堂佛殿的空气。昏昏然,心神恍惚间,疑幻疑真,不知身在何方。

      忍耐快到极限了,一位善眉善眼的大爷给我通体打上肥皂,揉腿、搓背、推拿、按摩,像淘气孩子在蹂躏玩具。我觉得骨断筋折,忍不住叫出声来。挨到“大刑”已毕,进入“冷却室”,冷水淋浴降温,换上穆斯林图案的雪白浴袍,躺倒在舒适的软榻上休息,席不暇暖,侍者已献上热茶。不是“鸳鸯茶”,而是地道的土耳其煎茶,文火慢煮,色浓味重,刚入口涩而后有回甘。顿息劳倦,浑身经络通泰,转一下肩关节,竟不再嘎吱作响,这才体味到土耳其浴的好处。

      奥斯曼帝国时代,浴室乃社会交往、商贾交易的沙龙。君士坦丁堡星罗棋布的浴室,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社交网络。但当今的伊斯坦布尔人现代了,像所有大都市一样,年轻人泡酒吧、逛舞场、开派对。土耳其浴早成“国故”,供外国游客猎奇、赏玩。

      (《中华读书报》11.2 王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