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儿外科主任李苏伊第一次见到病人,是在8月21日深夜十一点左右。一个出生仅两天的男婴,刚刚从深圳市人民医院转院而来。
根据检查结果,李苏伊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不除外。”随后,他向患儿的父亲陈钢建议:“进行结肠造瘘术,同时取活检。”
陈钢拒绝了手术的建议。8月24日,陈钢在“病情告知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正式拒绝手术。8月25日晚,陈钢带着儿子自行出院。第二日凌晨4点45分,父子又出现在了广州市儿童医院。
根据陈钢带来的X光片,检查过后,主任医师李成昌在门诊病历上这样记载:“先天性巨结肠未排除”,并给出了三点处理意见:洗肠,石蜡油外用,2个月后复诊。
其中的石蜡油,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开塞露。据陈钢说,从广州回家后,他给儿子仅仅使用了一次开塞露后,儿子就可以排便了,能吃能拉,“身体一天天成长”。而这瓶药的价格,便是此后引发广泛争议的“8毛钱”。
9月5日,他们决定去深圳市儿童医院“讨说法”。同行的当地电视台与网站的记者,也把这一天发生的故事,通过自己的视频、文字,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随后,这条两分多钟的视频被各大省市电视台转播,再加上报纸与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深圳儿童医院与李苏伊本人,都陷入这场迅疾的全国性舆论风暴。所有的批评,矛头都指向了医生与医院。
那段时间,深圳儿童医院的病人数明显减少。一个患儿家属面对电视镜头说:“8毛钱,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现象,整个所有的医院看病贵,不那么信任医生是一个很现实的现象。”
深圳市儿童医院开始了反击。9月6日,深圳儿童医院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公布了掌握的患儿病情,并对之前陈钢的质疑一一作出回应。
对于备受争议的“10万块”,深圳儿童医院解释:医院从来没有人说过手术要10万元,10万元是陈钢的杜撰。根据医院近年来巨结肠手术所有病历的费用统计,即使患儿要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做造瘘手术及根治术,加起来的费用大约2万左右。
而主治医生李苏伊也根据判断称,患儿目前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所谓“8毛钱”治好了孩子的病,是夸张的说法。
9月8日,深圳市儿童医院约陈钢一家到医院,给予家属书面正式答复。答复会上,李苏伊的发言是最多的。他甚至拿着广州儿童医院的病历本,指着上面的“先天性巨结肠未排除”说:“怎么到了媒体那里,就成了8毛钱治好了呢?”
有记者问陈钢:你是不是为了钱?
陈钢说: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自己就是想要个理!
记者追问,你要一个理的话,可以到相关卫生部门去仲裁啊。
陈钢回答道:我不相信这些部门,他们是一家的。
10月20日上午,新浪微博上出现了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一名ID为“热热的热干面”的网友爆料称:“闻名全国的‘8毛钱治10万元的病’的孩子昨天在武汉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开刀了,是因为先天性巨结肠做手术的,据说现在住在八楼手术后病房。”
稍后,面对询问详情的媒体记者,该网友继续写道:“住在325床。昨天做的手术。是长段型巨结肠。”
这两条微博瞬间被转发了数千条,网友们的评论几乎一边倒,纷纷谴责患儿家长的无知,为之前被误解的深圳市儿童医院“翻案”。
一个网友说,只希望大家以后上网看到那些所谓的医疗事故不要一味地相信,这只是很多例医生被记者套上“莫须有”罪名中的一例。不过,也有网友反驳道:“现在大多数的医生本来能吃药的就输液,这个问题应该没有冤枉大多数医生吧?”
最终,这个消息也得到了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的确认。
深圳市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志岿表示,“8毛钱”事件,其实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悲剧:“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信任危机,从个体不信任发展为群体不信任。从这一点上看,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