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药引的特殊疗效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10日   04 版)

      药引大多具有药源丰富、容易寻觅,可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常用的药引用法如下:

      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的作用。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以及健脾和胃的香砂六君丸等多种中成药,可取生姜3~5片,水煎取汤送服。

      芦根: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适于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者。用芦根10~15克,煎汤送服银翘解毒片效佳。

      盐:能引药入肾,故补肾药(主要是滋补肾阴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等,宜用淡盐水送服。

      米汤:能保护胃气,某些治疗肠胃疾患的苦寒性药物宜用米汤送服。用时取煮饭时的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

      红糖:具有活血散寒补益的作用,治疗妇科虚寒、血虚诸症的中成药可用红糖水送服。

      藕汁:能清热止血,如用鲜藕汁送服十灰散,止血效果更好。取鲜藕切碎捣烂,用纱布裹挤压取汁,每次用约100毫升。

      葱白:具有通阳散寒助发汗的作用。治疗外感风寒,可取葱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荆防败毒丸等药。

      黄酒或白酒:酒性辛热,功能通行经络,发散风寒。治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闭经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等中成药,如活络丸、跌打丸等,都可用温酒送服。常用量为黄酒25~50毫升,白酒酌减。

      此外,润肺止咳的蜂蜜,补脾和胃的大枣等也可作药引,有助于发挥药物的疗效。

      (《中国中医药报》10.31 黎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