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08日 星期二

    《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出版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08日   05 版)

      《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日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钱锺书一生嗜书如命,身后留下了大量的中外文笔记手稿。因为深知这笔财富的巨大价值,在“文革”中,为了保住这些重要“家当”,杨绛用枕套和麻袋装上这些笔记本,从一个家运到另一个家,没有丢掉一本。

      在很多人眼里,钱锺书被视为“天才”,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显然杨绛不这么认为,她在《钱锺书手稿集》的序言中写道,“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她回忆,钱锺书花在做笔记上的时间大约是读一本书的两倍。钱锺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借到书就赶紧读,读完就做笔记。杨绛说,无数的书在他们家流进流出,但存留的只是一本本的笔记,她家里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的大量藏书。

      拿到一部书,钱锺书每读一遍都会做笔记,其中常有自注“参见××册”、“又见××册”、“续”、“补”等很多笔记。对待这些笔记,他并非记过就丢在一边,平日还时常拿在手边翻阅,偶尔还会与身边的人分享其中精彩的内容。

      在责任编辑陈洁看来,《钱锺书手稿集》中,“不但有严肃厚重的经典著作,更有大量切近人情的文学作品。细心的读者不仅会收获他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还会借助他独到的视角发现别样的文学世界。”

      (《中国青年报》11.1 李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