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08日 星期二

    隐性心理问题成校园暴力主因之一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08日   03 版)

      上海欧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学生杨某与韩某,同住学校男生宿舍4楼420寝室。不久前的一天,韩某在其他寝室与同学打牌,杨某手持刀具从420寝室冲出来,突然一刀扎进韩某胸口。

      事发后,韩某被立即送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医生介绍,由于刀刺部位正好位于心脏,导致韩某伤势过重死亡。

      两个人刚入校时关系还不错,但是后来渐渐有了矛盾,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大小冲突时有发生。该校计算机系的一名学生推测,上下铺问题是这起惨剧的导火索。

      目前,“隐性”心理问题已成为校园暴力主要原因之一。

      所谓“隐性”心理问题,就是指表面正常,实际却存在一定心理障碍,长期积累后有可能爆发的现象。这些人平时与普通人无异,想要发现他们并非易事。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对有“隐性”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前期干预尤为重要。

      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基本形成,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其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品质并非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心理健康课所能矫正。

      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对有伤人和有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同时,社会也应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氛围,不管是谁,只要心里有什么不快,都应该鼓励他与别人交流。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尊重。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可耻。

      (《法制日报》11.3 刘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