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1月08日 星期二

    艺术治疗 唤醒内心世界

    《 文摘报 》( 2011年11月08日   04 版)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于2008年起开展艺术治疗。以下是两个治疗案例。 

      绘画治疗让她恢复常态

      一位45岁的中年妇女,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入院时深陷在孤独、仇恨、恐惧之中,拒绝与任何人说话,认为周围的人都在监视、作弄、陷害她。她爱好画画,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了绘画治疗。

      她的第一幅画是《谁在监视我》,画的是自己身后有无数双窥视的眼睛;之后的作品《我的愤怒在燃烧》,画的是自己面目狰狞的头像,还有许多凌乱的色彩和狂暴的线条。通过这两次作画,她表达了自己的病情特征与内心感受。

      随着治疗的继续,她第三幅画《夜很长,天边有月光》,显示出她的情绪逐渐稳定。第四幅画是《油灯》,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希望重新被点燃。第五幅画是《走出深井》,画了一只和平鸽从一口深井飞向蓝天,用的色彩较为明快,作品的构图也不再抽象,显示患者已经战胜了从前的自我。

      第六幅画的是一位衣着时髦的女子,面带笑容走在人群中,画的名字叫《美丽人生》,这是她出院后的作品。    

      音乐联想效果不错

      由20个住院的稳定期精神病患者组成的治疗小组接受音乐治疗。他们中有些人长年住在精神病医院,与外界隔绝,情感非常淡漠,平时从不与别人交流思想,即使家中亲人前来探望也无动于衷,表情动作僵硬。

      治疗师先用比较轻柔的音乐引导大家做深呼吸、肌肉放松,同时配合小溪流水、森林鸟鸣的声音,指导大家想象着躺在森林的草地上休息,和煦的阳光照在自己身上。之后,播放歌曲《回到从前》,要大家回忆自己人生之中的点滴片段。

      音乐联想结束之后的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平时很少说话、面容呆板的患者,充满感情地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在田里抓泥鳅的趣事,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平时对父母充满敌意和抱怨的患者,说起自己小时候和爸爸一起上街,爸爸给自己买收音机后的欣喜,眼里满是感激的泪水;还有一些患者回忆起自己以前治疗过程中经历的曲折与成功的经验,把他们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艺术治疗的适应人群

      参与艺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以引起各种生理反应,如使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心跳减慢、疼痛阈值升高等,从而减少紧张焦虑和促进放松。更重要的是,治疗师灵活运用不同的艺术治疗形式,为患者提供安全愉快的交流环境,帮助患者认识自我、表达自我、与外部世界交流,唤醒其内心积极的力量。

      艺术治疗适用于有着一般心理问题的亚健康人群,如学习和行为问题、严重创伤、适应困难、依恋、工作或人际产生的问题等,以及大部分缓解期精神障碍患者。

      链 接

      艺术治疗的兴起

      1950年11月,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音乐治疗协会。1966年,美国舞蹈治疗协会成立。美国艺术治疗协会成立于1969年,目前会员已经超过4750人。六七十年代,欧洲国家如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德国、法国等,也纷纷成立了艺术治疗协会与组织机构。

      我国最早的音乐治疗教育项目,是1989年在中国音乐学院开办的音乐治疗大专班,同年成立了中国音乐治疗学会。2002年3月台湾舞蹈治疗协会成立。目前,国内一些精神病医院、康复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已陆续开展艺术治疗。

      (《解放日报》11.1汪作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