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99元,享原价265元正品匡威帆布鞋一双……”在团购网站的低价诱惑下,不久前,杨先生忍不住团购了一双匡威帆布鞋。然而,当他买回后发现,团购的鞋子是假的。
号称“正品”的品牌鞋子,为何竟是假货?该团购网站前高管说,“某制鞋有限公司找到团购网一高管,称自己手上有一批高仿的匡威鞋,该高管迫于人情关系而默许,‘将单子做下来’。”
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某些团购网站的高管偶尔会碍于朋友的面子,上一些走后门的单子。为了验证这一点,记者日前以想做一批围巾团购为名,联系了一家团购网站。
一名负责接洽的工作人员先是简单地看了一下记者带来的产品说明书,然后就开始卖力推介起来:“你可以把价格提高一点,二十来块钱的产品原价标个四五十都没问题。我们一般会打三四折,这样显得折扣低。你的商品挂上去,我可以将团购人数往上提一提。这样,大家都认为好,买的人自然就多。”记者注意到,自始至终,该工作人员对于该围巾的产地、质量等问题都毫不关心,甚至连能否提供“营业执照”等也只字未提。
事实上,团购网站间的恶性竞争,不仅让消费者不敢贸然尝试团购,还带来了一个更为严重的恶果:为了打压对手,网站甚至会不择手段。这其中,不仅有收买第三方机构伪造销售数据,更有所谓离职员工自爆老东家的各种团购猫腻、网站高管互揭内幕等手段,打造出了一个恶性竞争版的“江湖混战”。
(《齐鲁晚报》10.28 仲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