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当日上午,心理卫生专家在鸟巢西侧广场为北京市民提供心理咨询和精神指导时发现,焦虑是市民咨询最多的问题。
千里之外的上海,一家心理研究机构日前通过对1000户城市家庭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快乐正悄然地离民众远去,而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病。
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0%。他们的青春因收入低、难融入城市、未来走向不明、疏于照顾子女等而充满太多焦虑。
与此同时,焦虑、抑郁等“官心病”也让部分官员陷入心理困境,官员因之自杀的新闻时见报端。身居社会中间层的普通市民,或忧心就业、买房,或为子女教育发愁……
有分析认为,中国正进入“全民焦虑”或说“公民焦虑”时期,而这是现代化路上的阵痛。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七八十年代的韩国,焦虑情绪同样蔓延,自杀率提升。南开大学李强教授认为,这是速度的代价。
《伤痕》作者卢新华说,“伤痕文学可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过去有伤痕,现在也有。或许,焦虑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条伤痕,它刻在很多人心上。
痛苦有时源于选择的多元。李强补充说,社会的开放和多元,一方面给人们升学、择业、择偶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心理冲突的增多和焦虑的出现。
天津心帆心理辅导中心贾晓波主任发现,前来接受心理辅导的人当中,近70%都有焦虑、压抑、抑郁等心理困扰。
焦虑,既是一种个人心理困扰,也是一种“社会病”,它不仅关乎个人与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有分析认为,破解社会焦虑,政府应承担营造“大环境”的责任。
链接
焦虑新名词
官心病:近年来,心理问题对官员们的影响愈发明显,被称为“官心病”现象。
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选择焦虑:人面对大量的自由选择时,会不知所措,于是宁可逃到没有自由的环境里去,以寻求安全。
此外,还有税焦虑、政绩焦虑、道德焦虑、信息焦虑、文化焦虑、购房焦虑、婚姻焦虑、教育焦虑等新名词不断涌现。
(《人民日报·海外版》10.21石畅 赵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