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站注册个人资料、网购、网络交友……互联网时代,你所做的一切都会留下“痕迹”:个人身份信息、网银、股票、房产、车辆,甚至亲友信息也会泄露。例如今年高考一结束,网上就有人以900元/10万人的价码贩卖90万河南考生的个人信息。
由于窃取网络隐私只需较低成本就可获得暴利,现实中,一些“侦探调查”公司利用互联网发布信息、开展业务。这一新型行业使网络变得不再安全。
北大教授夏学銮表示,网络隐私危机的出现,表面上是人与网络技术之间的危机,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危机,是人际沟通断裂的表现和结果。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网民不仅要保护自己,更应重视他人隐私。
链接
如何规避泄密风险
1.在接受各类街头、网络、信件、短信等形式的问卷调查时,不要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2.登陆需要注册个人信息的网站、论坛、博客时,建议经常更换密码,尽量采用匿名方式浏览。
3.尽量不要公开个人信息。电子设备上尽量不要存储联系人的详细资料,或设置相应密码。
(《光明日报》10.21 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