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

    从屠呦呦获奖反思国内学术研究

    《 文摘报 》( 2011年09月20日   06 版)

        9月12日,8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评语引自拉斯克基金会网站),被授予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成为获此奖的中国第一人。

        在生命科学领域,“拉斯克奖”的重要程度仅次于诺贝尔奖,有诺奖“风向标”之称。既不是院士,甚至没有博士头衔,多年默默无闻的屠呦呦,终于走进了公众视线。 

        屠呦呦的获奖成果,出自上个世纪70年代,距今已近40年。而这漫长的获奖过程提醒我们,学术研究是需要靠时间沉淀的。 

        观察国内的学术研究,目前总体的情况是,推出各种学术计划,一般以3~5年为限,要求入选计划者必须在3~5年出成果。一些学术研究还在进行之中,或者得到的成果并没有投入使用,就开始包装报奖,并以获得的奖励再去申请新的研究项目。学术研究在利益的驱动下,进入高速运作的快车道,而学术的品质则严重受损。

        很显然,我国有关部门并没有深入反思这背后的问题,依旧采取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组织重大科研攻关,选拔重点人才进行重点关注重点培养,期望在短时间中,就取得突破性、跨越式学术发展。由于其基本思路违背学术研究规律,所以,伴随国家研发经费的持续增长,学术管理秩序却更为混乱。 

        淡化各类行政计划、行政指标、行政评价,给所有学者学术自由的环境,让学者们安心做学术,其中自会涌现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北京青年报》9.16 熊丙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