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最近亲自参与挑选并组织翻译出版了《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一书。
陈宜瑜认为,系统完整的科学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的缺失,是引发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当然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但更需要加强科研诚信和科研行为规范教育。
陈宜瑜说,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科研诚信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科研人员常常因不清楚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不可为而“犯错误”。科研不端行为有一个要处理一个。但是要做好教育工作,不教,出了问题就惩处,绝对不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以往的科研诚信教育,常常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国内也编了一些相关的书籍,但都是围绕着不端行为本身在做文章,很少有负责任的科研行为规范的教材出现。《科研诚信: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一书,是我们在美国杜克大学王小凡博士等海外学者的帮助下,从国外数十本有关教材中遴选出来的。它对科研活动中的基本规范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启发性的讨论。”陈宜瑜表示。
陈宜瑜指出,相对于普通的社会诚信标准,公众对于科研诚信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是对科学家最基本的要求。科研不端行为造成的危害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个人诚信,更将动摇社会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甚至引发社会对科学本身的信任危机。“科学道德建设和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至关重要。”他说。
(《科技日报》8.30 罗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