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7月30日 星期六

    科学运动

    远离运动猝死

    《 文摘报 》( 2011年07月30日   04 版)

        近日,原凤凰网总编辑、现百视通首席运营官,39岁的吴征游泳时突发心脏病去世。

        运动猝死危害大

        运动猝死就是运动员或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的意外死亡。患者从发病到死亡可能只有几分钟、甚至几十秒。

        绝大多数的运动猝死属于心源性猝死,如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发生心脏性运动猝死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运动者患有潜在心血管疾病,二是参加超负荷运动导致心脏缺血。

        运动超负荷是运动猝死的诱发因素。当运动过于紧张和激烈,超过了人体承受的极限,就会出现血压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心脏系统不堪重负、血液量氧气量需求猛增,但供应量减少。在血、氧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运动者的心脏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律紊乱或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猝死。

        除了心源性猝死外,脑溢血、中暑、呼吸道疾病、肝病、肾病都有可能导致猝死。另外一些外部诱因,如体内存在感染灶(如扁桃腺炎)、饱食后运动、曝晒、运动后淋浴等也会引发猝死。

        缘何中年人易猝死

        运动猝死大多发生在中年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至50岁。其中,男性猝死风险是女性的4至5倍,但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最近几年来,猝死的发病年龄都呈年轻化趋势。去年在上海,一名28岁的女性在游泳中不幸猝死。

        中年人之所以成为高危人群,有综合因素,如压力过大,这在白领、企业家中最为常见。许多猝死就发生在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差、连续加班后。此外,膳食结构不合理。常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品,大量饮酒、吸烟,这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会增加猝死几率。

        如何预防运动猝死

        只要能做到正确预防、科学健身、加强医务监督、视自己情况量力而行,运动猝死是能够避免的。

        健身爱好者最好在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比赛前做全面身体检查,尤其是心肺功能方面的检查。运动量一定要适应自身情况,中老年人和体力较差者要根据身体状况决定合适的运动量,减少激烈程度。

        运动前、运动中或运动后,要注意是否出现胸闷、压迫感、极度疲劳等症状,如果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的情况,要中止运动,充分休息。不能盲目坚持,这样就可以减少或避免猝死的发生。

        (《解放日报》7.12秦东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