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3日,上海举行了第二十八届IEEE世界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开出一家特殊的餐厅。餐厅门口站着一个1.5米高的轮式机器人,是餐厅的迎宾和引座员,也负责端茶倒水和点菜。
客人用英语问它:“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从哪里来?”它用英语回答:“我叫‘交龙’,今年1岁,来自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
问过来客人数,“交龙”利用餐厅内的电子标签、摄像头导航,清楚了解餐厅的实时状况,哪有人、哪有座。引导客人入座后,它胸前屏幕变为触摸式点菜屏,冷盘、热炒、汤羹、饮料一应俱全。客人点完单,信息便即时传输至后台。
厨房间里不用大厨伸手,铁锅自己在上下左右地快速翻动。没有锅铲,锅盖上有一根根金属筷子伸进盖子里自动搅拌。灶台旁有一排排装着半成品主料、辅料、配料的自动上料器,根据指令,能把各种材料按程序适时放进锅里。
跑菜员来了。只见它抬起两臂叉在餐盘两侧,平稳准确地端上餐桌。至于菜的滋味,尝过鲜的客人说“还可以”。
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专家说,由于造价较低,目前已售出10余台烹饪机器人,它们能根据烹饪程序烧出几十个拿手菜式,“再过二三十年,人们很可能会像买家电一样,到商店里买回一台机器人。”
眼下的智能机器人为第三代,它所依托的是无线宽带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泛在网络智能技术。
在专家们看来,机器人进入寻常百姓家,还要过标准化、组件化和大规模集成化这一关。而且,机器人的未来并不只是要尽可能有人类的外表,而应该变得更智能。
(《人民日报》5.30 姜泓冰)